十年前,她们因为一场官司不欢而散,从此断了联系。
十年后,她们选择放下过往,彼此道一声感谢。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遗憾与和解的故事。
“我终于有勇气对你说谢谢”
从威尼斯电影节拿下“影后”回来之后,辛芷蕾给自己放了个假。
获奖的兴奋慢慢沉淀下来,她开始回想这一路走来遇到的每一个人。
但是,最想感谢的就是自己10年前的老板——梁婷,她的第一任经纪人。
很遗憾,跟原老板已经没了联系方式。
如果真心想谢谢一个人,总会有办法的。
辛芷蕾给微信好友发信息,说了想感谢老板梁婷,是梁婷带她入行的,但是如今没了联系方式,希望能帮忙转达感谢。
她说,这么多年,其实一直没勇气跟梁老师说声谢谢。甚至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她也忘了自己曾经开玩笑说过“第一个就要感谢婷妈”。
她没有抱怨,只是真诚地说:“我有什么理由去恨一个对我有恩的人呢?”
很快,梁婷也回应了。
她写了很长一段文字,回忆当年怎么一点点把辛芷蕾带起来。她说这些年,自己也曾爱恨交织过,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放下。
她说:“如果我的释怀能让你余生更坦然,那我不枉陪你走那一程。”
她还悄悄透露了一个细节:自己的手机号二十年没换,“其实一直在等一个联系”。
“你长得像宋慧乔,一定能红”
时间拉回2007年。
那时辛芷蕾还是个礼仪小姐,在一次剪彩活动上,她正好站在甄子丹前面。
而梁婷,是甄子丹的经纪人。
她一眼就注意到这个眉眼之间有点像宋慧乔的女孩,活动结束后直接找到她,说:“你条件很好,要不要试试做演员?”
梁婷当场就签下了她,还很笃定地说:“你相信我,你一定会成为国际巨星。”
从那之后,梁婷就像个“大家长”,全方位培养辛芷蕾。
她包了她的生活开销、看病钱、表演学费,还动用了自己所有人脉,把她推荐给周星驰、陈可辛这个级别的导演。
辛芷蕾后来回忆说:“她那句‘你能成为国际巨星’,真的是我梦想的起点。”
没有梁婷,她可能至今还在黑龙江做着普通工作,根本走不进演艺圈,更别说站上国际影展的领奖台。
“我们开始有分歧,最后不欢而散”
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经不起时间的磨损。
随着辛芷蕾慢慢成熟,她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也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她说:“我开始想按自己的方式发展,我们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多。”
2015年,辛芷蕾发出了解约律师函——而且偏偏选在梁婷生日那天提起诉讼,理由是“经纪人不作为”。
这个举动,彻底伤了梁婷的心。
她在长文里写,八年下来,她不但没在辛芷蕾身上赚到钱,反而一直在倒贴培养。
“任谁估计都理解不了这种心塞到快心梗的感受。”
她说哪怕后来胜诉拿到的赔偿金,还不及现在辛芷蕾半个代言费。
但那都不是最难受的——最难受的,是那种被背叛、被单方面切断联系的失落。
“获奖后,我才真正懂了感恩”
时间快进到今年。
辛芷蕾凭借电影《日掛中天》拿到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成为继巩俐、叶德娴之后,第三位获此荣誉的中国女演员。
站在领奖台上时,她突然想起当年对梁婷开玩笑说的那句:“等我拿奖了,第一个谢你!”
可那时,她们已经十年没说过话了。
获奖之后,她托共同的朋友联系了梁婷,表达了感谢和歉意。
梁婷只回了一句:“下周我联系她。”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冻结了十年的关系,开始松动。
《日掛中天》这部电影,不仅让辛芷蕾事业登上高峰,也让她重新审视自己。
她说:“我一直骄傲于靠自己努力走到今天,却忘了感谢最初带我上路的人。”
“月缺终会圆,人远终会近”
辛芷蕾在发文中写了一句:“月缺终须有弥缝。”
——月亮缺了,总有一天会再圆;人与人之间不管隔了多远、多少误会,也终有和解的一天。
从黑龙江一个普通的剪彩活动,到威尼斯电影节的领奖台;
从彼此欣赏、亲如母女,到分歧决裂、十年不语;
再到最后,一句真诚的“谢谢”,一句坦然的“我放下了”……
她们之间,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在不同的时间,做了当时认为对的选择。
这不是一个“谁原谅了谁”的故事,而是两个人都长大了、都明白了:
比起耿耿于怀,不如坦然放下。
毕竟,曾经真心相待过的人,不该变成陌生人。
十年可以改变很多人和事,但有些感谢,不怕迟。
有些和解,是自己与自己的告别,也是彼此给彼此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