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结束的男篮亚洲杯上,高诗岩凭借其在防守端的顽强拼搏,打出了个人在国家队生涯中的代表作,赢得了外界的一致肯定。然而,正当人们以为他已经撕掉过去的标签,证明了自己时,他在近日接受《篮球公园》节目的一次专访,却再次揭开了昔日的伤疤,并引发了一场关于他个人能力与地位的激烈辩论。在采访中,高诗岩首次详细回忆了自己职业生涯初期,在辽宁男篮效力时所经历的那段备受质疑的往事。他的这番真情流露,让外界得以一窥一名年轻球员,在豪门俱乐部以及功勋前辈的巨大光环之下,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信息来源@央视《篮球公园》)
高诗岩面对央视的采访中回忆道,当他作为一名菜鸟球员刚升上辽宁一队时,队中的后卫线上已经拥有杨鸣、赵继伟和郭艾伦这三位标志性人物。在球迷们习惯性地将他与这几位前辈进行比较时,当时上场时间不多且表现平平的他,很快便被贴上了“辽宁队有史以来最差后卫”的标签。他苦涩地忆述,当时外界普遍认为他没有天赋,并非年少成名,在他身上看不到任何希望。面对这些铺天盖地的负面评价,高诗岩坦言,当时年轻的自己感到非常不理解,“我怎么就成为最差的后卫了?”这种委屈与不甘,最终转化为他日后刻苦训练的动力,也让他将租借至山东队的时期,视为自己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然而,就在高诗岩的这段励志故事引发了许多球迷的同情与共鸣时,一种更为尖锐和不屑的声音,也迅速在网络上占据了另一方阵地。有辽宁球迷在评论区直言不讳地指出,高诗岩的这番话,恰恰证明了当初的评价没有错,“和说的这些人对比,你确实是最差的,高诗岩至今没证明过。” 这部分球迷认为,高诗岩的上限仅仅是一名合格的轮换球员,其在亚洲杯上的表现,也并不足以证明他的强大。他们甚至将其能够入选国家队,归因于郭士强指导的“私心”,更有广东球迷认为如果带上徐杰,效果可能会更好。这种观点的出现,无疑是给刚刚建立起一些自信的高诗岩,又泼上了一盆冷水。
高诗岩央视专访揭伤疤,一番话引发两极化评论,辽粤球迷首当其冲,高诗岩的这次采访,以及由此引发的两极化舆论,深刻地反映了职业体育的残酷性,以及球迷文化中的复杂生态。对于一名球员的评价,究竟应该基于他早期的潜力与天赋,还是应该看重他后天的努力与转变?这场争论没有标准的解答。在高诗岩的支持者看来,他是一个通过不懈努力,从逆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最终证明自己的励志典范。但在他的批评者眼中,他身上早年“天赋平平”的标签,却从未被真正撕下,无论他后续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似乎都无法改变他们最初的印象。这场围绕着高诗岩的舆论拉锯战,或许还将持续他的整个职业生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