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是位于儿童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就像呼吸道的 “守门卫士”,在免疫系统发育中发挥着作用。但当它因反复感染、炎症刺激等出现异常增生时,便会引发腺样体肥大,给孩子的健康带来困扰。面对这种情况,家长无需过度焦虑,掌握科学的应对方式尤为重要。
首先要学会识别症状,及时捕捉身体发出的 “信号”。腺样体肥大最典型的表现是睡眠异常,孩子可能会出现睡觉时打鼾、张口呼吸、呼吸声粗重,甚至在睡眠中频繁翻身、憋醒,这是因为肥大的腺样体堵塞了后鼻孔,导致呼吸通道变窄。此外,长期鼻塞会让孩子习惯性用嘴呼吸,进而可能影响面部发育,出现上唇变厚、牙齿排列不齐等 “腺样体面容” 的早期迹象。同时,还可能伴随反复的鼻窦炎、中耳炎,表现为流脓涕、听力下降、频繁抓耳朵等。当孩子出现这些症状时,家长需提高警惕,避免当作普通 “感冒” 或 “鼻炎” 拖延。
发现异常后,及时带孩子做规范检查是明确病情的关键。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式有两种:一是鼻内镜检查,医生通过纤细的内镜直接观察腺样体的大小、堵塞后鼻孔的程度,能直观判断病情,检查过程快速且痛苦小,适合大多数儿童;二是鼻咽部侧位片,通过 X 线影像测量腺样体厚度与鼻咽腔宽度的比值,辅助评估堵塞情况。家长要注意,切勿仅凭 “孩子打鼾” 就自行判断病情,需由专业医生结合检查结果和症状综合诊断,避免误诊或过度干预。
针对不同的病情程度,应对方式也有所区别。对于症状较轻(如仅轻度打鼾、无明显睡眠憋醒)的孩子,可先尝试家庭护理与保守治疗。日常要做好鼻腔护理,每天用生理盐水帮孩子冲洗鼻腔,减少鼻腔分泌物堆积和炎症刺激;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干燥环境加重鼻腔不适,同时远离二手烟、粉尘等刺激源。若孩子伴有过敏症状,需明确过敏原并尽量规避,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此外,要注意增强孩子的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频率,降低腺样体进一步增生的风险。
当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已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时,需遵医嘱考虑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 “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 属于微创技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孩子术后恢复较快。很多家长担心 “切除腺样体影响免疫力”,实际上,随着孩子成长,免疫系统会逐渐完善,腺样体的免疫作用会减弱,规范手术并不会对整体免疫力造成明显影响,反而能避免长期缺氧、面容改变等更严重的问题。
除了针对性应对,预防也能降低腺样体肥大的发生几率。日常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挖鼻孔,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积极控制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基础疾病,避免炎症反复刺激腺样体;让孩子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总之,面对儿童腺样体肥大,家长要做到 “早发现、早检查、科学应对”。既不必因过度担心而拒绝必要的治疗,也不能盲目拖延导致病情加重。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配合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方案,才能更好地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