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地位决定别人对你的态度。
刘邦蹭饭时已经是泗水亭亭长,在沛县丰邑属于黑白两道通吃的人物,他去谁家蹭饭是给谁面子。对于这种黑白两道都吃得开的江湖大哥,沛县的普通人家谁敢说半个不字?就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也不敢表现出不开心的样子。吕公到沛县居住,沛县大户都来祝贺,刘邦一毛钱不带,嚷嚷着贺钱万,还坐上首,居然没人提出异议,这江湖地位已经是仅次于县令的人物了。
刘邦有江湖地位,去哪里都自带流量,他去酒馆喝酒,经常赊酒喝,但只要他光顾了这家酒馆,这家酒馆人气就暴涨。这很好理解,刘邦是黑社会老大,他经常去的地方自然黑白两道都人也跟着去,这些人都是能人,普通人去凑热闹,一来可以多认识一些人,二来可以打听很多事。古时候可不像现在一样消息灵通,古代信息闭塞,酒馆就是一个信息集散地。刘邦这种江湖大佬带来的自然是普通人不知道的消息。
整个沛县唯一一个对刘邦蹭饭感到不满的只有他大嫂,刘邦带人到家里开趴体,一回两回他大嫂不说啥,三回四回大嫂就不高兴了。刘邦平时就好吃懒做,不治产业,家里的事情都是大嫂和几个哥哥操持。刘邦不但不管家,还经常带狐朋狗友回家来胡吃海喝,任谁也不开心。大嫂可不是别人,长嫂如母,可不会惯着刘邦,当刘邦又带人回来吃饭的时候就故意用锅铲刮锅底,表示没有饭了,刘邦明白大嫂的意思后也只能抱怨几句而已。在外面可以称王称霸耍江湖义气,回到家,家人可不惯着你。
再看看韩信,他一开始就是个穷小子,既没有正经职业,也没有江湖地位,更不能给别人带来好处,跟臭要饭的没什么区别。他去别人家蹭饭,别人自然烦的要命,因为这顿饭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尽管这样,韩信老家的亭长还是经常让韩信蹭饭,这一蹭就是好几个月,时间久了亭长妻子不乐意了,他们两口子辛辛苦苦挣钱,可不是养一个吃白饭的。于是亭长妻子就故意早开火早做饭,甚至躲在被窝里吃饭,韩信来蹭饭的时候发现没饭吃也就知道啥意思了。韩信这个人不但穷,自尊心还极强,这是穷人的通病,他发现亭长老婆不想让他蹭饭后,他就再也不去亭长家蹭饭。
韩信这个人用老辈人的话讲,叫眼高手低,好吃懒做,哪怕韩信在亭长家蹭饭时帮亭长干点活,也不至于被亭长老婆嫌弃。但韩信是个大才,这点劳其心志饿其体肤的下等活他是不屑于干的。
不能去亭长家蹭饭,韩信就只能去河边钓鱼,期望能从河中突然钓上头牛来吃吃,在河边洗衣服的一个大娘,心地善良,看见韩信饿得前胸贴后背,就给了韩信几张饼吃,韩信就找到了饭辙,一连几十天来打这位老大娘的秋风,老大娘心地再善良,看着韩信好吃懒做也有些生气。韩信说,大娘,等我发达了一定报答您!老大娘看着韩信这副鬼样子,自然不会相信韩信能发达。
总之,刘邦蹭饭时是有身份有地位的时候,谁能管刘邦一顿饭自然高兴的不得了,这就是慕强心理在作祟。即使有心里不高兴的,也不敢表现出来,谁能知道刘三会不会跟你掀桌子。
而韩信蹭饭的时候,寄人篱下,一无所有,他本人还好吃懒做,品行不佳,这种人就是街头晒太阳混吃等死的二流子,自然没有人想让他蹭饭。
身份地位决定别人对待你的态度,这个准则,古今通用。就像现在的酒桌上一样,社会地位高的提个酒,众人都站起来,一脸谄媚的恭维,社会地位低的提个酒都没人理他,人类最擅长的就是趋炎附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