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系列架空,虚构内容,仅供娱乐,切莫当真
1123位面,一个苏联更加务实也免于解体的世界
对于1123位面的日本而言,1980年代服役的鞍马级直升机驱逐舰是一个不错的开始,鞍马级的存在让日本积累了大型舰艇建造经验,掌握了类航母舰艇的设计能力,但是这还不够。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在1978年、1982年列装了第一第二艘基辅级载机巡洋舰,明思克号和新罗西斯克号。
在美国航母全面转向重型化的1980年代,美国不缺能从容压制苏式载机巡洋舰的航母,但美国很缺适合牵制苏联各种核潜艇的反潜系统,也缺少一种能够用来牵制基辅级载机巡洋舰的四线小航母。为了满足美国的需求,日本、西德、意大利在90年代起陆续装备了两万吨级轻型反潜航母。
德意日三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轴心国阵营,三国在战后都遭受了严厉的清算,也都经历冷战后的重新发展,但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是轴心国阵营中清算最轻微的一个。甚至于可以说整个美国阵营都在助推意大利的重建。
1957-1962年间,加里波第号轻型巡洋舰接受现代化改造,增设4个北极星弹道导弹发射筒之后,成为了全世界第一艘弹道导弹巡洋舰。1964年能够搭载4架直升机的安德烈亚多利亚级直升机巡洋舰服役,1969年能够搭载9架直升机的维内托号直升机巡洋舰服役,1985年9月30日意大利第一艘轻型航母是加里波第号服役。
意大利海军突飞猛进之时,德国海军非常糟糕,日本海自实力也非常的弱小。就连等价于安德烈亚级的榛名级服役时间都比安德烈亚晚了近10年,日本和意大利同为海军强国、美国盟友,但冷战后的日本收到的约束却远多于意大利。
冷战之时的美国之所以默许意大利的航母计划,扼杀日本的航母计划,并不是因为日本的设计与制造能力不如意大利,而是因为美国在地中海和美国在黑海的压力巨大,美国乐于见到意大利的轻型航母,但美国不需要日本拥有航母。
苏联第一款载机舰,为1967年和1969年服役的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莫斯科号与列宁格勒号,两舰部署位置为地中海,核心任务是带着1134、1135执行东地中海反潜任务驱逐美国的潜艇。安德烈亚、维内托执行的任务直接等同于莫斯科级,只不过主语需要换一下而已。
但20世纪70年代美国埃塞克斯级航母陆续退役,6万吨的中途岛,8万吨的福来斯特、小鹰、十万吨的企业,性能强悍,但实在是不适合在地中海这个澡盆中活动。否则现身地中海的航母,只能是给给苏联的战役反舰导弹送人头。
为了对付苏联手里的莫斯科级,美国需要一款拥有强悍反潜能力,以驱逐苏联潜艇,并拥有一定航空作业能力,以驱逐苏联反潜直升机、固定翼反潜机,保证己方潜艇在地中海活动的载机舰。只不过美国海军实在是对小船没啥兴趣,衰退的美国造船业建造的小航母吨价比也会比超级航母低很多,实在不值得。
1985年服役的意大利的加里波第号,填补的就是地中海美军需要却没有直升机反潜航母空白。英国的无敌级轻型航母承担的也是一样的角色,反潜与反反潜机。只不过对意大利是松链子,对英国则是打压、拆解,强行让英国低头认怂,乖乖当小弟而已。
但日本不一样。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拥有航母类舰艇的时间很迟,20世纪50至70年代,苏联太平洋舰队主要以各种中小型舰艇和潜艇为主。美国海军是亚太第一,日本海自是亚太第二,日本要航母干啥,对付美国么?
1978、1982年,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才陆续获得了基辅级载机巡洋舰二号舰明斯克号和三号舰新罗西斯克号。并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陆续获得了光荣级导弹巡洋舰、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为了更好地对付苏联,美国开始着手放松了对日本的压制。
问题是,从苏联海军获得大甲板舰,到美国调整英意日三国海军的发展方向,再到三国设计并建造符合美国需求的航空母舰,需要一定的时间。苏联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服役时间为1967年,用来对付莫斯科的加里波第级开建时间则是1981年。
在苏联太平洋舰队拥有航母类舰艇之后,美国总得有一段时间调整对日态度吧?这不是还没来得及调整,苏联就没了吗?但1123位面的苏联艰难的扛过去了至暗时刻,因此美国对日本的态度也就没有从推动转为打压。
上真下假
为了分散美国的防空压力,更好的对付苏联那群粗又长,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同意向日本出售全球最先进的宙斯盾雷达系统,1988年日本开始研发搭载宙斯盾系统的金刚级宙斯盾舰。与此同时日本也开始着手在鞍马级直升机驱逐舰的基础上,略微放大,计划研发一款类似于意大利加里波第级轻型航母的全通甲板直升机驱逐舰。
但美国需要让日本拥有更强的远洋反潜能力,却不需要让日本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日本国防自主性的提高仍旧是美国高度警惕的。所以美国并没有坐视日本再次启动国产轻型航母计划的研发。
恰逢意大利在完成加里波第号轻型航母的轻型航母化改造之后,正在酝酿下一代航母,在1992年美国主动牵线搭桥,让日本加入意大利海军正在推进的新型主力两栖作战舰艇——NUMA计划。推动意大利和日本联合研发一款既能满足意大利需求,也能满足日本需求的两万吨级轻型航母。
只不过1992年起,苏联开始大力兜售各种老舰,太平洋舰队的各种舰艇更是优先出售对象,短短数年时间中,基辅级明思克号、新罗西斯克号陆续退役并考虑外销,苏联大力向中国、印度推销各种二手舰,苏联太平洋舰队实力萎缩已经成为了不争的现实。
但1993年时的大西洋苏军和地中海苏军则仍旧保持体面,基辅正在现代化改造,莫斯科正计划现代化改造,1134型巡洋舰在现代化改造,1143.5型载机巡洋舰二号舰瓦良格号即将海试,1143.7临近下水。
苏联海军在地中海塞了俩反潜航母,北方舰队塞了4艘大小航母,太平洋舰队反倒是全面转入战略防守阶段。也不知道苏联为啥铁了心的和欧洲硬钢。但苏联竟然呈现出了放弃亚太猛攻欧洲的迹象,这属实是让人崩溃。
1993年时的NUM 168方案
为了对付现代化改造后的莫斯科,意大利的NUMA计划最终方案满载排水量至少也得有2.7万吨,且建造数量不排除上涨至两艘的可能 。日本所获得的直升机航母吨位又不应该大于两万吨,否则日本将拥有整个亚太最强的非美籍航母。
让日本继续参与NUMA计划已经不再合适,所以当NUMA推进至两万吨级的project 156方案时,时,意大利以两国需求相差过大而终止了合作。深知美国想法的日本,知道意大利的翻脸有着美国的授意,胡搅蛮缠也意义不大。
NUMA156方案
况且两万吨级航母平台的设计已经让日本收获匪浅了,所以日本仅仅是象征性的反对之后,就于1995年起,在国内重起炉灶继续完善两万吨级的NUMA 156方案,并将该舰实现日化。
NUMA 156方案,长200米,宽34米,重18000-2000吨,搭载3门奥托76炮以及席尔瓦防空系统,可搭载10到12AV-8B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和6到8架EH-101直升机。
NUMA 156方案
NUMA 156性能怎么说呢,其实还不错。但该方案的起飞甲板规划仍为加里波第同款,占地面积比较大,可用停机区严重偏小。
日本计划将起飞甲板调整为NUMA后期方案以及无敌级轻型航母上使用的14米宽滑跃跳台设计,并将后升降机调整为舷侧升降机以扩大甲板可用面积。前升降机宽度扩大至20米*13米以保证新舰拥有运转美国A-32攻击机的能力。
日本两万吨级直升机方案之一
至于上层建筑那自然得换成日式雷达的,继续使用意式雷达是万万不可能的。因此日本计划给新舰搭载OPS-20C 对海搜索雷达以及FCS-3D火控雷达的组合。FCS-3D能起到引导改进型海麻雀或者标准2导弹任务,算是很有用。
1998年开工,2000年下水,2002年服役的意大利加富尔号(有前调)
只不过意大利方案32个垂直发射单元实在是多了点,且日本也不需要欧式的席尔瓦垂发,所以日本将垂直发射单元调整为两组8联装的MK-41,安装位置也调整为飞行甲板右后侧的武器平台上。3门奥托76炮的设计是日本设计师完全无法理解的,航母还打算对炮?你这个美国阵营里的苏联人。所以果断全部取消,调整为舰首滑跃甲板右侧一门密集阵,舰尾一门密集阵的组合。
1998年,新一代DDH的设计冻结,次年开建,单舰预算为10亿美元。首舰伊势舰,1999年5月开工,2000年8月下水,2001年3月服役。二号舰日向号,2001年5月30日开工,2002年8月下水,2004年3月16日服役。
初始舰载机为AV-8B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海王直升机、SH-60反潜直升机等。远期展望舰载机包括V-22倾转翼运输机、EV-22倾转翼预警机、A-32攻击机等,除此之外也能携带全部常规舰载直升机。
以昔日的航空战列舰为名,伊势级直升机航母,可搭载A-32攻击机和EV-22预警机伊势级直升机航母,舰长199米,宽33 米,吃水7米,标准排水量1.5万吨,满载排水量两万吨。飞行甲板长195米,宽33米,后升降机位置为最大宽度43米,舰岛左侧的飞行甲板为最小宽度23米,机库长135米,宽18.5至21米,高6.7米。
以4台LM-2500燃气轮机为动力,最大航速30节,最大续航20节/6000海里;舰员编制650人(340人的舰员,约200人的航空系统相关,约100人的舰队司令部)舰载武装为两门密集阵近防炮,两座8单元的MK-41垂发,用于装填改进型海麻雀或者标-2防空导弹。
4面OPS-20C有源相控阵搜索/导航雷达,四面FCS-3D X波段有源相控阵火控雷达。反潜系统为OQS-21大型低频声呐、两组三联装HOS-303型三联装324MM鱼雷发射管。为了节约空间强化制空作战能力,没有搭载拖曳式声呐。
由于滑跃跳台设计,伊势级轻型航母只有四个起飞点,但得益于135米长的机库,拥有相当不错的舰载机搭载能力,能够搭载包括海王直升机、SH-60系列直升机、AH-1武装直升机、CH-46运输直升机、EH-101系列直升机,V-22倾转翼机、EV-22倾转翼预警机、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A-32攻击战斗机在内的一系列舰载机。
在执行制空作战任务时,伊势级轻型航母可搭载最多12架A-32战斗机、4架EV-22预警机以及接近10架的各型直升机,综合性能可以说相当不错。航空作业能力与改造后的基辅级相当,日本相当满意。
只不过当伊势级二号舰下水之时,中国订购的苏式载机巡洋舰也下水了,日本发现,还不错的伊势级仍旧不够用。
伊势级轻型航母就是彻头彻尾的轻型航母,尽管舷号仍旧是欲盖彰弥的DDH-181,但日本直接将该舰称为了轻型航母航空母舰。伊势级开建之时起,中国、苏联、朝鲜、越南、古巴、塞黑联邦就在大力抨击日本突破和平宪法约束的行为。但似乎没什么用。
可行性分析与补充说明伊势级就是日向改,无非就是右侧的小艇库位置改成了侧舷升降机,加了个滑跃跳台,将升降机从前20*10,后20*13,调整为前20*13,后部为出云同款的长15米、宽14米,然后顺便调整了一下MK-41和近防炮的位置,仅此而已。
别说小艇库调整为升降机,甭管是宽度、高度、亦或者位置都挺适合,甚至于小艇库的位置都和后升降机高度接近,你自己说这可能是个巧合么?再看看日向级奇特的外飘设计,怎么看怎么适合设置滑跃跳台,这可能是个巧合么。不夸张的说,如果苏联没有暴毙,日向真得长盘子画的这样。
架空时间节点调整,意大利加富尔级轻型航母建造数量从一艘调整为两艘。加富尔号的开工、下水与服役时间调整为1998年开工,2000年下水,2002年服役。加富尔号实际的2001年开工,2004年下水,2008年服役,调整为二号舰路易吉・埃纳乌迪的三大节点,下水后舾装比较慢的原因是资金不足。开建二号舰原因为苏联海军黑海舰队的大舰,可不只莫斯科。
关联内容:架空:苏联海军初代半人马,换装48+32单元垂发,莫斯科级的重生
架空:6万吨双蒸弹,令台独分子胆寒,差强人意的江苏号航空母舰
架空:华丽转身的半人马,加装滑跃甲板与SA-N-9,焕然一新的基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