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工人失业,厨师失业,挑水工也失业,机器人正在抢占普通人的工作

前一段时间京东率先掀起商业大战,进入市场早已经被美团和饿了么瓜分的外卖市场。为了迅速取得优势,京东起码砸了上百亿的真金白

前一段时间京东率先掀起商业大战,进入市场早已经被美团和饿了么瓜分的外卖市场。

为了迅速取得优势,京东起码砸了上百亿的真金白银,刘强东也亲自出场,穿上京东专属的外卖服跑起了京东外卖。

这几天京东的热度有所消散,刘强东果断再次出手,直接宣布在未来三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10000家专属于京东的七鲜小厨。

一出手就是1万家餐馆,让人不得不感叹刘强东的魄力。

而这次刘强东出手,除了让京东和京东外卖再次走向舆论的风口浪尖,维系住了旗下生意的热度。

还一度让自从诞生以来,从来没有走到主流舆论界的炒菜机器人,也开始让更多的人知道了。

在媒体参观京东开展的七鲜小厨餐馆里,为了提高效率,在炒菜上广泛的使用了可供翻朝的简易机器人。

厨师不再是技术工,只需要把依靠供应链准备的各种预制料包,倒入机器中,再按操作的规范点击相应的按钮就能诞生出味道稳定的炒菜。

而炒菜机器人被广泛的运用,只是中国机器人普及浪潮的一角。

机器人正在中国普及

很多人还以为机器人的普及还很远,起码认为机器人在部分相对复杂的人力劳作上离普及的距离还很远。

可实际上,不管是在普及机器人的范围上,以及关系机器人普及最大因素的价格上,都在一天有一个变化,日新月异放在中国的机器人行业绝对不为过。

北京举办第一届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赛

国产机器人普及速度之快非常令人惊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上面说的价格,炒菜机器人不是个新鲜东西,开始诞生的时候 不过是参考了搅拌机。

只是把切好的各种料包,倒入机器中简单地翻炒一遍。

功能简单的同时还价格高昂,一台具有完整功能的炒菜机器价格高达几十万。

这时候的炒菜机器人被调侃为物差价高,可是短短几年的时间,炒菜机器人的功能开始不断的丰富,价格也在不断的下跌。

我国拥有600多家餐饮店的小菜园,只花了1亿元就采购了2000台炒菜机器,每台均价是5万元。

相比于每月要付出8000元以上的工资给厨师,对于口味追求大众化,不用非常顶尖水平的连锁餐饮店的老板更愿意大规模的采用炒菜机器人。

而在更吸引人眼球,关注范围更广的人形机器人上,价格也开始暴跌。

去年上春晚的机器人,就是宇树旗下的H1系列,它在2023年8月份推出,价格高达65万元,而它的价格虽然如此高昂,却相比于国外还没有量产的人形机器人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对低廉的价格了。

宇树H1

然而这个价格只是个开始,2024年5月,宇树又推出了减配人形机器人G1。

这款机器人相比于h1从身高180厘米降到了127厘米,体重从70公斤降到了35公斤,具体的性能上更是减配中的减配。

宇树G1

虽然性能上出现了大幅度的减配,但是价格对得起减配的幅度,宇树的H1机器人价格高达65万,到了G1价格仅仅就只有9.9万元了。

可是9.9万元依旧不是结束,今年7月25日,宇树科技正式发布双足人形机器人新品Unitree R1,售价3.99万元。

宇树R1

相比于35千克的宇树G1,这款机器人机械师从体重上就从35千克降到了25千克,再次减配,可是价格直接从9.9万元进行了腰斩。

我看了宇树机器人发布的H1、G1,以及最新的R1,功能只能用毫无作用来形容,只能按固定的程序做一些固定的动作,甚至如果不写特定的程序,只能依靠遥控器做遥控器上所能做出特定的几个动作,不少的人用遥控玩具来形容宇树并不是空穴来风的丑化。

可是宇树的功能即使如此的单调,却依旧让人震撼,因为这个价格暴降的过程,简直可以让人们看到在未来不远后的今年或者十几年二十几年,可能真的会有功能足以满足人类部分需求,并且价格适中的机器人诞生。

另一方面,机器人普及的浪潮威力体现在他的应用的广泛程度越来越高。

机器人的范围很广泛,不仅仅包括我们认为最形象的人形机器人,我们日常所见的流水线以及汽车工厂上的机械臂都属于机器人的范围。

从这些机器被制造出来,很多年都没有生过大的变化,即使效率有所提高,也不过是把整条生产线所需要的操作工人从100人降为50人或者更低一点。

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工厂已经可以将操作工的日常的数量从100人降为10人,甚至更低。

这种工厂就是所谓的黑灯工程,全程都是高科技加持,无需人工辅助生产,一直都处于黑灯状态,根本不必开灯,就可以让机器按照固定的程序运行。

只需要安排几个少数的工程师进行日常的维护就行。

去年10月长安的数智工厂正式揭幕,这座黑灯工厂集合了华为联通和长安共同的技术,总投资高达100亿元,年产能28万辆,是亚洲最大的黑灯工厂,节约下来了无数的人力。

中国鞍钢也不甘落后,也赶起了时髦,花了六十二点九亿的巨资同样打造了一个黑灯工厂,上万平方米的钢铁工厂里,过去往往需要几百上千个工人,可是在这座高科技的工厂里,根本没有我们过去说固有的工人形象的出现。

工厂流水线因为劳动的强度以及机械化,往往被人们形容为血汗流水线,然而在未来这种血汗钱,普通人却也很可能去触及了。

不仅仅是在工厂流水线上,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上普通人都可能失去挣这种血汗钱的机会。

外卖有无人车运送,出租有无人驾驶......

安徽黄山过去五六十岁挑水工把水挑到山上,需要花三四个小时,相关的视频发布到网络上,备受人们关注和可怜。

可是今天我们却不用可怜挑水工挑水的劳累了,因为他们今天失业了,大型无人机仅仅只用10分钟,就可以把水挑到山上去了,载重正好和一个挑水工挑水的极限差不多。

常见大型无人机可挑50公斤的橘子

一个操作无人机的熟手,效率起码顶10个挑水工,相当于多出了一个就业,失去了10个就业岗位。

普通人何去何从

聪明的人永远也不用担心自己被淘汰,聪明的人或许一时无法看清方向,以至于自己落后退步,但绝对不用担心自己彻底被社会淘汰。

面对近在眼前普及机器人的世界,毫无疑问会带来大量的新岗位,就比如汽车的出现虽然淘汰了大量的马车夫以及养马以及制造马车的工人,却依旧出现了大量制造汽车以及维修汽车的岗位。

可是这些新岗位,普通人却有多少能跟得上时代,工业革命时期,科技的复杂程度还没有到达今天的地步,还能够被浅显的理解。

可是那时候的人就已经无法接受时代的变化,以至于让大量失业的纺织工人怒气冲冲的集合去砸毁了珍妮机。

今天科技更为复杂,更让普通人难以理解,在机器人普及的时代,我们普通人真的能跟上时代吗?

中国几千万上亿的普通工人,在面临着失业的风险,未来何去何从,预测是异常的困难的。

普通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积极的融入社会的变革中,马车流行的时候造马车,汽车流行的时候造汽车,什么行业流行的时候就积极的融入到什么行业中。

其他的普通人也不必多想,因为多想却也影响不了社会的变革,只会给自己多加烦恼,毕竟话说回来了,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

评论列表

海豚
海豚 4
2025-07-27 15:20
大家注意,房子虽然带动了很多产业和就业,但这不是它可以卖出天价的理由,所有商品房销售价格应该参照那些卖3000元到5000元一平的楼盘,否则就是有人赚的太暴利了,别跟我扯什么地价贵,没人买还会贵吗?如果有人说房价不应该降价,涨价才是对经济好,那行,你先掏空家底去买去做贡献,别人卖50万一套,你给500万,这样经济就会好了,大家工资就上来了,不然你不买怎么行呢?总不能只会忽悠别人高价去买吧?房子是商品也是消费品,就像你买个车一样,你的汽车跌价了是不是经济就不好了?你的工资就少了?说白了,就只有对炒房客不好。房子实际建造成本是非常低的。不管哪个城市,房子都是越来越多,叠加人口出生大幅暴跌,现在每年出生剩900多万人,按人均70岁多算,未来几十年后就剩下6亿多人,房子只会越来越难卖,越来越不值钱。越到后面剩下还没买房的往往越没钱,购买力越弱,房价持续走低是肯定的。房价低才能真正释放消费力。房地产只是经济活动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它如果过分吸走了购买力,大多数百姓就没有多余的钱去消费其它了,那对于其它产业经济就是严重的打击。房子到了20年就是老房子,想要转手也会更加困难,价格立马大打折扣。
用户10xxx85
用户10xxx85 1
2025-07-27 16:31
是 有失业,和机器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