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们发现没?今年这双11啊,它又又又提前了!日历还没翻到十一月呢,各个平台的预售、种草、小游戏就已经铺天盖地砸过来了,搞得人措手不及。课代表?对,我就是那个提前被拉进群@全体成员的“大冤种”课代表,这几天啥也没干,光研究规则了。真不是制造焦虑,是平台在制造焦虑,咱们得学会在夹缝里求生存,把钱花在刀刃上,对吧?
先说个最实在的,立刻就能用的。打开你手机里所有的购物APP,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别管用不用,先去“我的”或者“会员中心”溜达一圈。干嘛?领红包啊!现在这个阶段,平台为了拉人气,撒的都是无门槛的红包,虽然可能就几块钱,但蚊子腿也是肉啊。比如淘宝的“天天开彩蛋”,京东的“击鼓领红包”,点一下又不费劲。领了别乱花,先放着,等后面大促凑单用,关键时刻能省一顿早饭钱。这叫“广撒网,多敛鱼”,基础操作。
别光顾着领红包,还有个事儿现在必须做:整理购物车!不是让你往里加东西,是让你清理!把那些去年双11就想买但没买、一时冲动加进去、现在看了毫无感觉的东西,统统删掉!对,就是断舍离。你想想,到时候满减凑单,页面一闪一闪的,人一上头,很容易被这些“僵尸商品”干扰,打乱整个预算计划。留精华,留刚需,列表清爽了,心才能静下来。这叫“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思维跳一下啊。说到预算,别信那些“预算=不买立省百分百”的鬼话,不现实。咱们普通人,就老老实实列个清单,分三类:必买的(比如护肤品快见底了)、可买可不买的(比如那件好看但类似的衣服已经有了)、和纯属愿望清单的(比如最新款顶配游戏本)。重点攻坚第一类,第二类设置个价格提醒,降到心理价位再下手,第三类……看看就好,或者给自己设个奖励,比如业绩达标了再考虑。这叫“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价格追踪插件!必须安利!什么“慢慢买”、“什么值得买”的历史价格查询功能,装一个!看中某个东西,把链接复制过去一查,它过去半年一年的价格曲线一目了然。你就知道商家说的“史低”是不是真“史低”了。避免被“先涨后降”的套路给涮了。这可是防身神器,比看那些花里胡哨的主播解说实在多了。
对了,预售坑。付定金一时爽,尾款火葬场。付定金前,掰着手指头算清楚,定金膨胀后到底比直接买便宜多少?如果差不了几十块,还要等半个多月才能发货,那真不如等活动当天直接下单。特别是那些小众品牌,库存不紧张的,完全没必要提前把自己锁死。灵活性就是战斗力。
最后说点虚的,但很重要。心态!别被平台和商家牵着鼻子走,好像不买就亏了几个亿。需要,且价格合适,就买。不需要,再便宜也是浪费。省下的钱是你的,买回来的东西占的空间也是你的。理性消费,快乐购物。行了,课代表能想到的就这些,都是肺腑之言。你们有啥独家秘籍,也别藏着掖着,评论区交流起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