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人心淡泊,心境才静,人心静了,生活方稳。
实际上,静不下心,跟静得下心的人来比,自然会过上一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凡事唯有静得下心来,才能看见生活真相,洞见命运之中真正的转机。
静心避祸,远离是非
一个人的心里乱了,祸事也就跟着来了。
心一直很安静的人,祸患也很难找上门来。
正所谓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一个富有远见的人,其实是很懂人性的。
起码自己很清楚对于什么样的人,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
这样一方面免得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一方面也能节省自己的时间和能量。
《周易》说:“吉人之辞寡。”
那些真正有福气的人,其实话都不多,而且很克制。
这些人也会时常保持内心平静,安静,淡定。
然后,对于生活里的闲人、小人、闲事、小事,统统远离。
最终,是非恩怨,自然离自己就远了。
静心生慧,看清本质
智慧这东西,就像水面只有逐步平静下来了,才能照见水底下的东西。
不过,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则势必需要我们先在一种极致的心态安静中,慢慢顿悟。
可以说,在这个过程里,一定是需要从各种各样的事情上经受住磨难和打压的。
就像王阳明说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静下来,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聆听自己的想法。
对于一些事情,有着一些更为深刻的观察、认知、突破、蜕变。
如此,即便是在各种不如意的事情上,也能稳得住自己。
这样,当我们从事情上得到的经验多了,教训也有了。
那么最终,我们势必会变得越来越容易静心下来。
如此,就像庄子说的:“水静则明,况精神乎?”
其实,人的心神一旦静到极处,智慧自然显现。
静心养生,延年益寿
心里安静的人,百病不侵。
白居易在《静坐》中如此写道:“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人心一静,即便是简简单单的安静坐一回,也能感到极大的满足和幸福。
如此,心境平和,气血通畅,心情舒畅,自然能达到一种养生的效果,延年益寿。
可以说,静心也是养生的一种非常不错的手段,因为但凡做到了那样的话。
那么,我们就既能远离是非恩怨,产生智慧。
同时,也能让自己的心境保持一种松弛的、淡定的状态。
所以,哪怕每天只是留一刻钟静坐,什么也不做,
只是看着自己的呼吸,时间长了你也能发现:
心静了,世界就变了,命运也会渐渐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