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污染水影响食品进口问题,基本有了眉目,中国对日本方面提出了五个条件,只要有任何不满足的,我们随时有权取消进口。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关于有条件恢复日本部分地区水产品进口,我详细看了看这份公告,这是彻底确认我们要进口日本水产品了。
当然了这也不是没有条件的,综合整个公告来看,我认为中国政府对进口日本水产,提出了五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保证对核污染水的监测。这里不仅包括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测,也包括中国团队的独立取样检测。一旦有任何异常,都会影响接下来的进口。
第二个条件是进口的地区限制,并不是所有日本水产都可以进口,其中包括福岛县在内的10个都县,被排除在名单之外。这一点很好理解,虽然水源检测是安全的,但是福岛处于日本排核污水的最一线,所以这些地点被排除在外。
第三个条件是,日本向中国出口水产品的企业,之前被禁止的要重新注册,这一点是为了对水产这一类目,进行专人管理。
第四个条件是,日本水产品进口的时候,要提交三个证明,分别是卫生证书、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证,还有产地证明。不过这一点能不能真正落实,还要看监管力度,类似的产品更换产地,在跨国贸易的时候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第五个条件是,出口到中国的水产品,日本要负全部责任,一旦发现任何不符合中国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健康的,我们将采取控制措施。也就是说,只要发现安全问题,我们随时可以取消日本水产进口。
应该来说食品安全是中国,恢复进口日本水产的最基本和最大前提,没有这个前提,任何条件都是空中楼阁。
从中国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进行独立的取样监测以来,已经过去了半年多时间。官方报道显示,从2024年10月起启动的独立监测,叠加2025年1-4月的拦截数据,虽有个别超标案例,但整体符合安全标准。
但是虽然恢复进口了,后续的问题其实更加需要重视。
比如每一批日本水产,如何保证不被“洗产地”?过海关的时候,核辐射检测会不会有漏网之鱼?能不能做到百分百拦截?2025年4月的时候,海关就在宁波港拦截,铯137超标23%的扇贝。未来肯定还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每次发生都会引发市场的动荡,这是必然的。
据说海关方面搞了很多高科技,区块链溯源系统,实现捕捞、加工、运输全流程数据透明化,消费者可以自行扫码验证等等,但是在全民对食品安全要求很高的今天,日本水产能否重回赢得中国市场,尤其是高端消费场所的欢迎,还需要等待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