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机械表大师:名表神话破灭!2025价格雪崩,谁才是最后的接盘侠?

前些年一路高歌,今年却跌得让人心惊——别再迷信名表是“硬通货”了!手表,从来都只是高端配饰,是经济条件优渥人群的玩物。但

前些年一路高歌,今年却跌得让人心惊——别再迷信名表是“硬通货”了!手表,从来都只是高端配饰,是经济条件优渥人群的玩物。但自2017年起,以劳力士、百达翡丽、爱彼为代表的奢侈腕表,在资本助推下走出了一波魔幻行情,瞬间吸引了无数目光。

很多原本平平无奇的商品,一旦被贴上“保值”“升值”的标签,就能迅速破圈爆红,但最终往往落得一地鸡毛。名表这一轮暴涨尤其夸张,销量也连年刷新纪录。

就拿劳力士迪通拿系列来说,2016年推出陶瓷圈款式时根本无人问津,不少人吐槽是“劳力士史上最丑”。专柜长期现货滞销,最低甚至打到七折都卖不动。

可谁想到,仅仅一两年后,这个系列突然起飞。原本公价十万出头的钢表,巅峰时期溢价超过100%,二级市场要二十多万才能入手。而今年价格已回落至17-18万,跌幅超过20%。

爱彼则更夸张。其50周年纪念款皇家橡树计时码表,二级市场一度炒到200万,今年价格大跳水,跌幅高达40%,目前在110-120万区间震荡——要知道,它的出厂价也不过二十多万。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名表突然不“香”了?

经济周期是首要因素。中国已成为瑞士表最大消费市场。前一轮行情爆发,正值房地产高涨、民间资本活跃,“买表如买房”的预期推高了未来几年的消费力。而当前经济低迷,表市行情自然回落。

其次是产品创新乏力。行情大火那几年,各大品牌并没把心思放在产品研发上,反而大搞“颜色营销”“限量套路”——换一个盘面颜色,就敢标高两三倍价格。这种缺乏诚意的操作,逐渐消耗了消费者的信任。

更重要的是,手表正回归其本质——它终究是奢侈品,是批量工业品,不是理财产品。奢侈品的定价从不取决于成本,而在于品牌溢价。很多表友也清醒过来:你实力到位,戴一枚几千块的ETA机芯表,别人也看不出真假;你实力不够,戴真表也被当A货。手表终究是身份符号型消耗品,一旦入手,立马贬值五成。

此外,二级市场存量严重过剩。之前品牌拼命营造“稀缺感”,但实际产量年年攀升,导致二手市场积压严重。加上从业者越来越多,“韭菜”早已不够用。

这些现实无不指向同一个结论:手表根本不具备理财属性。理性地说,回收价能达到公价5-7折的,已经算是相当抗跌。绝大多数款式二手价低于五折。真正的奢侈品,从来都是快速贬值的消费品。所以,是时候清醒了:别再把手表当理财了。

本文来自(公众号:机械表大师傅)的原创内容,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