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45年,阎锡山在过生日时,偷偷命人将李蓼源秘密活埋。看着眼前的大坑,吓得他脸

1945年,阎锡山在过生日时,偷偷命人将李蓼源秘密活埋。看着眼前的大坑,吓得他脸都白了。就在他绝望之际,不成想大娘的一句话,救了他一命。 那年头,抗战刚打完,日本鬼子投降了,阎锡山从吉县克难坡那穷山沟里撤回太原城,喘口气就赶上自己六十二岁生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也没大张旗鼓办寿宴,就挑了自己早年写的十来篇政论文章,命身边秘书李蓼源赶紧编成册子,叫《革命动力》,打算印出来分给手下人当贺礼。这事听着挺寻常,可谁成想,就从这生出祸事来。李蓼源这人,河南淮阳出身,十三岁就跑来太原进中央宪兵学校分校念书,毕业没几年,1941年就进了阎锡山的侍从秘书室,封了个少校衔,平时帮着记笔录、改文稿,算是贴身干活的。 李蓼源那阵子忙得脚不沾地,海子边上的复兴日报社临时腾出屋子当编辑间,他带着几个助手,天天围着煤油灯转。阎锡山的文章里头,有句自夸的话,说自己的政治主张是为民爱民主张公道啥的,李蓼源校对时也没多想,就那么一笔一划改过去。偏偏那天中午,两位老朋友来串门,聊着聊着兴头上来,报社又派人催稿子。李蓼源一边应付,一边随手在稿纸边上添了句类似的话,本是闲笔,谁知午饭后他出去应酬,办公室空着,助编急着抓起稿子就送印刷厂去了。排版出来,校对瞅见那行字,腿都软了,赶紧砸版重印。可纸包不住火,这消息让一个心眼坏的助编逮着了,他乐坏了,立马跑去阎锡山跟前添油加醋一告密。 阎锡山一看那页纸,脸拉得老长,当场拍桌子大发雷霆。他本就疑神疑鬼,觉得李蓼源这是故意往自己脸上抹黑,还怀疑他是共产党派来的卧底,气得直咬牙,马上叫来政治保卫师师长贾宣宗,下死命令:秘密处决,活埋了事。贾宣宗和李蓼源私交还行,可军令如山,他只能硬着头皮带人去抓人。那天下午,李蓼源刚从饭馆晃荡回来,办公室里已蹲着两个便衣,客客气气请他上车。车子开出城,直奔中涧河荒滩,那地方偏僻得很,早挖好个大坑等着。贾宣宗坐在副驾,抽着烟不吭声,李蓼源下车一瞧那坑,土新鲜的,深不见底,脸刷白了,腿直打晃。 贾宣宗绕着坑边转悠,烟抽了一根接一根,始终没下手。他觉得李蓼源年纪轻轻,没审没口供,就这么埋了,回头没法交代。纠结半天,他先把人押进附近窑洞锁起来,自己连夜赶回太原求情。阎锡山听完,怕贾宣宗心软,甩手换了特务头子杨贞吉,递张纸条,上面就俩字:熬刑。杨贞吉带队次日一早杀到中涧河村,借了农家正屋,摆开老虎凳、夹棍、竹签、电线,一套家伙全上。整整七天七夜,李蓼源被绑着轮番招呼,压杠子时腿上砸石头,疼得几次昏死;手指缠电线,电流一过,全身抽搐;竹签要钉指缝,锤子举起又落,那叫一个惨。第八天,杨贞吉见人没动静了,命手下拖出去封窑洞埋了。 窑洞封死后,李蓼源其实没咽气,只是疼过头昏迷了过去。农家大娘平日里听着屋里动静,早吓得躲屋后,这回扒窗一瞧,以为真没了气,忍不住冲那些特务喊:人已经断气了,别折腾了!杨贞吉一听,竹签扔地上,收队走人,就这么稀里糊涂把他扔窑里不管了。这话来得巧,救了条命。要是没这句,怕是真埋了。窑洞里头潮湿黑咕隆咚,李蓼源醒来后,靠着扔进的馊饭硬挺,伤口化脓,瘦成把骨头。阎锡山那边,杨贞吉上报说人已处决,档案一盖,就扔脑后了。 日子一天天熬,1946年初,李蓼源被转到亲贤村旧日本窒素厂,那厂子废弃着,铁锈斑斑,围铁丝网,守卫天天送稀粥,他捧碗的手抖个不停。1947年又挪到五福庵,庵里破败,锁偏房,链条拖地响。直到1948年春,几个老朋友四处托关系,找到阎锡山的五堂妹阎慧卿。她进言时,阎锡山勉强点头,放人令下来了。李蓼源出庵时,头发白了半边,拄杖走路都费劲。同年十月,他辗转去北平,街头尘土飞扬,人来人往。直拖到1952年,才回太原,找份活计安顿下来。那本《革命动力》,早尘封了,再没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