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总理强硬表态:没有美国,世界依然能前行 2025年11月23日,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表示,即便没有美国,世界也能在一系列问题上取得进展。他强调,尽管特朗普政府拒绝参与,但本周末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会议达成的共识依然具有分量。 卡尼指出,“此次峰会汇集了占世界四分之三人口、三分之二国内生产总值和四分之三贸易额的国家,而这一切都没有美国的官方参与。这提醒我们,世界经济的重心正在转移。” 大家以前总觉得离了美国国际大事就办不成,可这次G20峰会直接打破了这个固有印象。这场峰会是G20成立以来首次走进非洲大陆,南非作为轮值主席国,把“团结、平等和可持续性”当成了核心议题。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早就说了,美国缺席是自己的损失。美国主动放弃了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该有的角色,其他国家可没闲着。 G20本来就涵盖了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2023年非盟加入后,成员总数达到21个。这些国家的国土面积占全球六成,GDP总和占比更是高达85%,贸易额也占了全球八成。 少了美国这一个成员,峰会的代表性丝毫没受影响。参会的各国领导人围绕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全球南方国家发展等议题聊得热火朝天,最终敲定了不少实打实的合作方案。 美国这次缺席其实早有端倪,南非在2023年12月曾向国际法院起诉以色列,指责其在加沙地带实施种族灭绝。这个举动直接得罪了美国。特朗普政府干脆选择拒绝参与峰会,想用这种方式表达不满。 可他们没想到,没有美国的干扰,其他国家反而更容易达成共识。峰会发布的联合声明里,明确提到要加大对非洲大陆基础设施的投资,还要优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机制,这些内容都切中了发展中国家的需求。 卡尼敢说这话,背后是加拿大自身的亲身经历。加美两国几十年越来越近的经济关系,现在已经走到了尽头。美国的关税政策让加拿大的钢铁、铝和汽车行业遭了重。不少企业被迫裁员,行业前景一片黯淡。加拿大民众对经济增长的悲观情绪越来越浓,超过半数的人都觉得未来半年经济会走弱。 正是这种切肤之痛,让加拿大下定决心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卡尼政府即将推出的首份预算里,就明确要削减浪费性支出,同时加大对多元贸易的投资。加拿大已经定下目标,未来十年要把对非美国市场的出口翻一番。这个举措预计能给加拿大额外带来3000亿加元的收入。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加拿大已经开始行动。上个月,加拿大和印度尼西亚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加拿大还和阿联酋在人工智能领域、和欧盟在防务领域、和德国在关键矿产领域达成了基础性协议。 卡尼明确表示,加拿大正在和中国、印度这些全球重要经济体重新接触。接着加拿大财政部还对2024年的进口附加税减免令做了修正。对从中国进口的、加拿大本土不生产的部分钢铁和铝产品,加拿大给予了关税减免。 这一系列操作都在说明,世界真的不是离了美国就玩不转。以前很多国家习惯了跟着美国的节奏走,现在大家慢慢发现,各自的利益诉求其实更需要通过多元合作来实现。美国把加拿大当成经济竞争对手,特朗普甚至还提过要把加拿大并入美国。这些做法让加拿大彻底看清了现实。 G20峰会的成功举办就是最好的证明,没有美国的官方参与,各国依然能在全球经济治理、发展援助、贸易合作等多个领域取得进展。卡尼的表态不是一时冲动的口号,而是基于当下世界格局的清醒判断。 全球经济的重心确实在悄悄转移,新兴市场国家的话语权越来越重,发展中国家的合作需求越来越强烈。美国那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做法,已经越来越不符合时代潮流。加拿大选择主动拥抱多元合作,既是为了自身发展,也是在顺应这个大趋势。 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国家像加拿大一样,减少对单一国家的依赖,积极拓展多元合作渠道。毕竟,谁都不想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这次G20峰会已经给出了明确信号,世界经济的发展从来不是靠某一个国家的主导。各国携手合作、平等协商,才能真正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向前。美国如果还抱着过去的霸权思维不放,只会慢慢被世界潮流甩在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