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康熙年间,有一年,宫中频频被盗,案子迟迟不能告破。康熙帝龙颜大怒,将宫内护卫处决

康熙年间,有一年,宫中频频被盗,案子迟迟不能告破。康熙帝龙颜大怒,将宫内护卫处决了一大批,可仍然盗贼不止,就在这当口,浙江绍兴府的镖师黄三太,进京朝见康熙,竟然夸下海口,如让我负责宫内护卫,保证盗贼绝迹。否则,杀我全家! 紫禁城的红墙内,一时间风声鹤唳,连巡逻的禁军都攥紧了腰间的刀柄,生怕下一个掉脑袋的是自己。 皇帝的怒火像积压了整个冬天的暴雪,御书房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大太监李德全捧着拂尘的手微微颤抖,谁都知道,嘉靖年间的九龙杯竟不翼而飞,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失窃,而是在打皇家的脸面。 满朝文武噤若寒蝉,连平日里最敢进言的御史都低下了头,谁都清楚,这案子棘手到连暗卫都束手无策,康熙气得将茶碗摔得粉碎,碎片溅到龙袍下摆,他却浑然不觉。 就在这人人自危的时刻,一个身影如黑马般闯入了京城——浙江绍兴来的镖师黄三太,江湖人称“金镖”。 此人身高八尺,皮肤黝黑如炭,行走间自带一股江湖人的凛冽之气,据说他押镖十几年,从未出过差错,道上的劫匪见了他都得绕着走。 黄三太刚到京城,连客栈都没来得及住下,便直奔午门,指名要见皇上,这一番折腾,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飞进了御书房。 康熙斜倚在龙椅上,目光如炬,打量着阶下这个不速之客,还没等他开口,黄三太便朗声道:“微臣黄三太,若能接管宫中护卫,三日之内必有结果,否则,提头来见!” 话音刚落,他猛地松了松腰带,敞开衣襟,露出结实的胸膛,那架势,仿佛随时准备引颈就戮。 殿内一片死寂,连窗外的风声都听得一清二楚,大臣们面面相觑,这人莫不是疯了?竟敢拿全家性命赌这宫中的窟窿? 康熙却没有动怒,反而眯起眼睛,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案,半晌才缓缓开口:“你有何本事,敢立此军令状?” 黄三太不卑不亢,声音沉稳有力:“微臣走南闯北,最懂盗贼的伎俩,镖师与盗贼,本就是天生的对头,给我三日时间,定能揪出幕后黑手。” 康熙盯着他看了许久,突然点了点头:“好!朕就给你这个机会,来人,赐黄马褂,即刻接管宫中护卫!” 御书房外的太监们忙不迭地应声,黄三太接过黄马褂,转身离去,背影挺拔如松,谁都明白,这一去,要么飞黄腾达,要么身首异处。 黄三太接管护卫后,行事风格与宫中旧例截然不同。 他没有急着翻阅卷宗,也没提审任何嫌疑人,反而将所有护卫召集起来,一个个问话。 问的不是案情细节,而是平日如何巡逻?谁与谁交好?换班时有无异常?护卫们起初还想敷衍,被他锐利的眼神一扫,便乖乖说了实话。 就在众人以为他要大张旗鼓查案时,第三天一早,黄三太竟揣着圣旨出了宫门。 流言蜚语顿时四起,有人说他扛不住压力要跑路,有人说他根本就是个江湖骗子,可谁也没想到,他竟是去了京城南门外的一家大酒楼。 黄三太在酒楼摆下了鸿门宴,消息一出,江湖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几乎都到齐了,绿林好汉、三教九流,甚至还有几个常年被官府盯着的“老油条”。 酒过三巡,黄三太猛地一拍桌子:“九龙杯失窃,谁若知情不报,休怪我黄三太不客气!” 话音刚落,席间顿时鸦雀无声,有人低头喝酒,有人假装醉倒,气氛紧张得几乎要凝固。 就在宴席即将散场时,一个瘦小的汉子颤颤巍巍地凑了上来,小声说:“小人听说,那九龙杯,好像在杨香武手里。” 黄三太眼神一凛,当即派人去请杨香武,杨香武一进门就大呼冤枉:“杯是我拿的没错,可没过几天就被人偷了!” 线索戛然而止,黄三太却没有气馁,他仔细盘问了杨香武身边的人,终于有个混混吐露实情:是他趁杨香武喝醉偷走了杯子,后来因为欠了赌债,又把杯子抵押给了“都霸天”周应龙。 周应龙是京城出了名的地头蛇,手下养着四大打手,连官府都不敢轻易招惹,黄三太却不管这些,带着两个随从便找上门去。 周应龙见黄三太找上门来,语气嚣张:“九龙杯在我这儿,有本事就来拿!” 双方剑拔弩张,眼看就要动手,黄三太却突然一笑:“不如我们比试一场,你赢了,杯子归你;我赢了,杯子还我。” 周应龙自恃武功高强,当即答应,两人在院子里摆开架势,拳来脚往,不过十几个回合,周应龙便被黄三太死死按在了地上。 周应龙脸色铁青,从怀里掏出九龙杯,狠狠摔在地上:“算你狠!” 黄三太捡起杯子,转身就走,连头都没回,周应龙看着他的背影,眼神复杂。 黄三太带着九龙杯回宫复命,康熙见到失而复得的宝物,龙颜大悦,当即赏赐黄金百两,还破格封他为御前侍卫总管。 紫禁城就此恢复了平静,再也没有失窃的消息传出,而黄三太的名字,也成了京城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个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江湖汉子,一夜之间成了京城家喻户晓的人物。 只是没人知道,每个深夜,当黄三太独自站在宫墙上时,是否会想起那些在江湖上快意恩仇的日子。 但无论如何,他用自己的方式,在大清朝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机会,是拿命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