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58年,周总理和夫人邓颖超在北戴河海滩拍摄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两人能走到

1958年,周总理和夫人邓颖超在北戴河海滩拍摄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两人能走到这片海,要往回翻到一九二五年的广州。 那年,他们在一间小屋里结婚,没婚纱、没酒席,桌上摊的是传单。 邓颖超从天津女师出来,转身扎进妇女运动;周恩来在南开念书,去过日本、德国,最后进了黄埔和党组织,年轻时写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给同学留过“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话说得不软。 婚后没多久,生活就翻脸,第一次怀孕,周恩来东征汕头,邓颖超在广州一个人干,觉得真顾不过来,自己去街上买中成药把孩子打掉。 周恩来回来知道了,火气压不住,认定她把生孩子和革命对立,是“形而上学”,孩子不只是个人的,是国家、是社会的,人和身体都不能这么糟蹋。 第二次,是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一日,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那天,产房里难产,胎儿过大,产钳上场,孩子刚落地就没了。这两刀扎下去,再也没自己的孩子。 往后,这对夫妻把那份爱,分给烈士遗孤和托付来的孩子。 孙炳文的女儿、钱壮飞的儿子、李少石的女儿、何洛的儿子,一个个拉到身边。 一九四七年,七岁的李讷交给邓颖超照看,信里一口一个“女儿”“小侉”,像亲生一样叫。 外人看是照顾,熟悉的人都懂,这是把断掉的亲子缘,用另一种方式续上。 感情在这样一顿顿敲打里,磨出规矩。一九四六年,他们去南京参加李晨、陈浩婚礼,邓颖超临场抛出“八互”:互敬、互爱、互助、互勉、互信、互慰、互让、互谅。 周恩来坐在一边,不插一句嘴,后来两人真就按这八个字过日子。规矩落到细节上。 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一日,新中国刚成立,他要在西花厅以两人名义请几位民主人士吃饭,决定得急,天不亮就得出门安排,又不忍叫醒邓颖超,留下一张纸条,把时间地点写清楚,末尾添一句“望你谅我无法相商”。 更难的一条,是把公私硬生生剥开。 组建政务院时,不少人按资历替邓颖超“谋”个部长,他摇头,说自己是总理,她再当部长,外界会把她的话当成总理态度,夫妻关系、政治关系搅在一块,对党的事业不好,干脆放话“只要我当一天总理,她就不能到政府任职”。 以后在任职、调级上,他有意把她压低,邓颖超只一句“恩来这样做,我理解”,把这口气咽下去,不往外掰扯。 日子再紧,夫妻味也还在。 延安时,周恩来爱跳舞,一支曲子换好几位女伴,有夫人当场给自家男人一耳光。 邓颖超在青年妇女会上讲,夫妻之外要有朋友,爱情之外要有友情,天天黏在一起,生活太窄,感情容易淡。话说得大气,回到家照样会酸。 一九六九年,胡志明去世,周恩来去越南吊唁,与越南女青年拥抱安慰,画面被电视送回北京。 他一推门,邓颖超迎上来一句:“电视上看到你和好多越南女孩子拥抱,你得抱抱我,亲亲我。”醋意摊在桌上,他顺势把人搂进怀里,在脸上亲了一下。 七十年代那场吵架也是这样收尾:一九七三年冬天,他黑着脸让秘书赵炜“陪陪大姐”,自己先走,赵炜陪邓颖超翻起和母亲在一起的旧事,聊到动情,人慢慢坐下,气也散了,第二天两人照常说笑,不记隔夜仇。 从广州小屋到北戴河沙滩,中间隔着一段段聚少离多。 一九四七年,他在陕北,她带中直家属队东撤山西,他托着李讷捎信,说延安天天有飞机,却一个人也没打死,叫她放心。一九四九年,她在上海看完《西伯利亚交响曲》,写信从剧情、色彩写到苏联青年把爱情和事业拧在一起,说这是“一看还想再看”的片子,劝他有机会一定去看。 他在北平看了影片《桥》,回信说那天看到天亮。 一九五八年,她在北戴河短暂养病,不久又南下广州,他留在北京协助毛主席指挥金门炮战,那张合影,只是这一串奔波里的一个小停顿。 七十年代,生活的重锤彻底砸下来。一九七二年,周恩来被确诊膀胱癌,每天便血。 一九七四年六月住进医院,到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去世,两年多做了大小手术十三次,差不多四十天挨一次刀,人瘦到脱相。 住院期间,他会见外宾六十五批,在病房开会二十次,出院回去开会又二十次,谈工作两百多次。一九七五年一月十三日,他拖着病体走进人民大会堂,向第四届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把这个近八亿人口国家的吃穿讲清楚,把十年间自力更生建成的一千一百个大中型项目、氢弹试验、人造地球卫星一一交代,顺口一句“人活七十古来稀,我已是七十七岁多的人了”,心里惦记的还是“国家建设得好点,人们生活改善一些”。 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他在北京走完七十八年。 三天后,刺骨冷风里,首都群众自发站满长安街和通往八宝山的路,十里长街,哭声一路跟着灵车走,车影看不见了,许多人还朝那个方向愣愣站着。 按他的遗愿,骨灰撒在祖国大地。生命垂危时,他握着赵炜的手,只留下一句“要照顾好大姐”。 邓颖超后来又扛了十几年,坚持工作,等自己也走到尽头,骨灰撒进海河。 照片还挂在那儿,两人在海边站成一个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