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唐代诗人李贺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整个唐朝都没人能接上,直到宋朝才出现下半句

唐代诗人李贺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整个唐朝都没人能接上,直到宋朝才出现下半句!而写出这个旷世之句的宋代人,就是著名的大才子石延年! 一句诗能悬在空中上百年,等着一个完美的回应?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唐代李贺笔下,蕴藏着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整个唐朝诗坛群星璀璨,却没人对得上。直到宋朝,一个大才子石延年,才对出下联“月如无恨月长圆”,这背后藏着啥故事? 唐朝中后期,社会局面动荡,地方势力割据,中央控制力减弱。李贺出生于贞元六年,本是皇室远支后裔,但家族在安史之乱中衰落,家境贫寒。他从小体弱,生活清苦,却对诗词情有独钟。七岁就能作诗,韩愈看过他的作品后大加赞赏。十五岁时,李贺已小有名气,与李益并称诗坛新秀。 李贺抱负远大,想通过科举入仕。十八岁准备应试,父亲却突然去世,按礼制需守孝三年。二十一岁解除孝期,报名科考,又遭人诬陷父亲名字犯讳,被剥夺资格。他在韩愈劝说下,前往偏远州县任职,仕途从此坎坷。 在职期间,李贺常感失意,将情绪倾注诗作。他骑瘦驴游历,收集素材,创作大量诗歌。身体渐衰,二十七岁病重,预知时日不多,写下《金铜仙人辞汉歌》。诗中借魏明帝移铜人像之事,讽刺时弊,“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成为高潮,意指苍天若有情感,也会因兴衰而衰老。 这句诗流传开来,唐代诗人众多,如李白、杜甫等,却无人对出下联。整个唐朝结束,此句仍成悬念。百年后,北宋石延年出现。他生于开宝七年,早年习文,屡试不中,真宗赐进士出身,官职不高,却才华出众,喜饮酒。 一次友人聚会,提及李贺旧句,石延年醉后对出“月如无恨月长圆”,意谓明月若无遗憾,便永保圆满。此联工整,流传开去,形成完整对联。 李贺一生创作丰富,代表作如《春情》、《悯农》,被称“诗鬼”,二十七岁病逝。石延年也多舛,晚年病卧,却留诗词遗产。 这对联跨越唐宋,体现中华诗词博大精深。上联抒发对现实的愤懑,下联寄托对未来的期许,展现文人坚韧。 在当下,我们传承这些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从李贺的感慨到石延年的回应,诗词不只是个人表达,更是时代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