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有人把850块的五粮液和200块的五粮春倒进一次性杯子,让一桌朋友闭眼喝,结果七

有人把850块的五粮液和200块的五粮春倒进一次性杯子,让一桌朋友闭眼喝,结果七成把便宜的五粮春当成高端货,还嫌五粮液苦。视频一出,全网炸锅,都在问这些年到底在为牌子交多少智商税。 其实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它不是一个智商税的问题,它是一个“消费惯性”的问题。就跟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习惯性地觉得进口水果就一定比本地的好吃,或者说五星级酒店的床就一定比家里的舒服。这种感觉,很多时候不是舌头告诉你的,也不是身体告诉你的,是那个价签和那个牌子在你脑子里提前帮你做了决定。 我记得之前有个报道,讲奢侈品包的。把一个几万块的包和一个几百块的高仿放在一起,不让摸,只让很多人根本分不出来。可一旦让你上手,摸那个皮质,看那个走线,闻那个味道,差别就出来了。酒也是一个道理,那个盲品视频,大家用的是一次性塑料杯。懂一点酒的都知道,杯子对香气的影响有多大。用塑料杯喝茅台,可能还不如玻璃杯里的二锅头呢。这就像你让一个顶级的音响,用一个最破的蓝牙耳机去放音乐,然后说,跟手机外放也没差嘛。这个比较,本身就不在一个维度上。 但这个视频真正戳中的,不是酒的好坏,而是大家心里那根弦。这几年,我身边好多朋友,以前聚会非茅五剑不喝的,现在也开始研究那些百来块钱的酱酒、地方酒了。不是喝不起了,是心态变了。以前喝酒,是喝给别人看的,跟谁喝,喝什么酒,都像是一张名片。现在喝酒,越来越是喝给自己的。忙了一天回到家,自己倒一小杯,配俩花生米,舒坦。这时候,你根本不会去想这酒值多少钱,只会想,嗯,这个味道,我喜欢。 五粮春销量涨,五粮液销量掉,这事儿不代表五粮液就不好。它只说明一件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相信“标准答案”了。大家开始用自己的舌头、自己的钱包,去重新定义什么是“好东西”。这其实是个好事儿。当面子不再是唯一标准的时候,那些真正用心做产品、有里子的东西,才有出头的机会。不管是850的,还是200的,最终都得回到一个最朴素的问题上:抛开所有光环,你到底好不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