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建设是民生改善的承载,是发展能级的标尺,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推动城市文脉赓续;全省城市工作会议明确,要聚焦文明城市建设,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塑造特色城市风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做好文脉赓续大文章。在刚刚结束的全市城市工作会上,滨州以清晰的顶层设计与扎实的任务部署,勾勒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城市工作的具体路线,明确提出让城市文态更有底蕴,聚焦城市的文脉、内涵、书香气,用好黄河文化、孙子文化、齐文化、红色文化、吕剧文化等文化资源,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打造富有底蕴的城市文态。
赓续文脉筑牢城市根基,活化传统激发发展动能。从孙子兵法的智慧传承到吕剧唱腔的婉转悠扬,滨州这座城市在今后发展的历程中,将进一步挖掘文化资源,认真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进一步彰显富有底蕴的城市文态鲜明底色。
打造富有底蕴的城市文态,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孙子文化、红色文化、齐文化、吕剧文化等文化资源,挖掘好文化资源、发展好文化产业、打造好文化品牌,让文化自信更坚定、文化含量更充盈、文化味道更醇厚。
打造富有底蕴的城市文态,要持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是需要精心呵护的“活化石”,要探索AI与大数据应用等数字化保护手段,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在更新改造中加强保护,杜绝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同时,要持续做好历史文化资源普查认定,多方筹措保护经费,做到应保尽保。
打造富有底蕴的城市文态,要推动发挥历史文化遗产效用。在做好历史文化保护的基础上,要不断优化相关区域功能空间和街巷风貌,重新激活功能价值。同时,以滨城区杜受田故居、惠民县孙子文化城等文化地标为基础,积极推动历史文化与城乡发展、旅游、创意产业融合,实现“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
打造富有底蕴的城市文态,是历史与现代的共鸣,是传承与创新的共生,必将让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在滨州既扎下深根、又抽出新枝,为城市发展注入不竭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