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就在刚刚。 日本防卫省突然宣布了,将在2025年开始接收美制“托马霍克”远程导

就在刚刚。 日本防卫省突然宣布了,将在2025年开始接收美制“托马霍克”远程导弹,前期数量约400枚已获美方批准。 消息一出,我刷微博看见不少军事博主连夜扒资料。“托马霍克”这名字听着陌生,查了下其实是美国雷神公司的老型号,射程能到300公里以上,能打地面目标和舰艇。关键是这玩意儿不是短程防御性的,而是能打到别国家门口的进攻性武器——日本战后憋了七十多年不敢碰的东西,现在明目张胆往家里搬了。 记得去年日本刚把防卫费翻倍到GDP的2%,当时还说“只是用来反导”。结果这才几个月,直接引进远程导弹,连“防御”的遮羞布都懒得盖了。有日本网友在论坛吐槽:“我们父辈经历过原子弹,宪法第九条写了放弃战争权,现在政府倒好,跟着美国当‘亚洲版北约’急先锋。”底下回复更扎心:“下次是不是要讨论部署核武器了?” 更值得琢磨的是美国的算盘。这些年美国在亚太搞“印太战略”,缺的就是本地盟友能扛事。日本自卫队装备越先进,越能替美国分担压力。前两年卖F-35战机,现在卖远程导弹,本质是把日本绑上自己的战车。可日本民众真的愿意吗?东京街头一位接孩子放学的妈妈跟我说:“电视里天天说‘中国威胁’‘朝鲜导弹’,可我们家祖孙三代都没见过战争,现在要搞进攻性武器,到底防谁?” 邻国的反应更直接。韩国媒体头版标题写着“日本突破专守防卫,东北亚安全格局生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明确表态“反对日本发展进攻性武器”。其实大家怕的不是导弹本身,是开了这个头就没完没了。今天400枚,明天是不是要加数量?今年能打300公里,明年会不会升级到500公里?和平宪法说好的“不战”,现在成了废纸一张? 想起去年去广岛采访,和平纪念公园里有个老人举着“反对安保法”的牌子。他说:“原子弹炸碎了我们的战争梦,可现在的政府在用导弹重新造梦。”当时觉得这话有点重,现在看日本引进远程导弹的操作,突然懂了——有些梦,醒了就再也回不去。 战争从来不是数字游戏,每一枚导弹背后都是可能破碎的家庭,每一个军事动作都在推高风险。日本这步棋,到底是护了安全,还是埋了隐患?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