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表示,高市早苗的言论绝非外交失言,高市早苗明显低估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11月20日,联合早报援引专家观点表示,在中美关系因在韩国的会谈出现阶段性缓和态势之际,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仍选择高调发表涉台言论。这一行为并非简单的外交失言,而是日本国内经济衰退、养老金改革迟滞、能源成本攀升等民生挑战加剧,意图通过外部安全议题转移国内舆论焦点,以此塑造执政合法性。 日本今年前三季度的GDP数据就很能说明问题,剔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速一路走低,三季度甚至出现0.3%的环比下滑。 街头不少小店挂出"结业清仓"的牌子,连一些经营了几十年的老牌企业都在缩减规模,普通民众的实际工资更是连续六个月出现同比下降,到手的钱越来越少,物价却一个劲往上窜。 这种经济衰退的焦虑感,正从城市蔓延到乡镇,不少家庭开始精打细算过日子,原本常见的周末出游、聚餐消费都变得稀罕起来。 更让民众闹心的是迟迟推不动的养老金改革。日本的老龄化程度早已突破警戒线,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9%,每三个日本人里就有一个老年人。 养老金账户的缺口一年比一年大,政府之前提出的延迟退休年龄、提高缴费比例等改革方案,刚一露面就遭到民众强烈反对,国会里更是吵成一锅粥,至今没拿出个能落地的章程。 不少 middle-aged 人一边要照顾年迈父母,一边还要担心自己老了能不能领到足额养老金,这种未来的不确定性压得人喘不过气。 能源成本的攀升则像是雪上加霜。日本本身就是能源进口大国,这两年国际能源价格波动,直接让国内能源账单跟着水涨船高。 家庭电费单上的数字比去年同期涨了近三成,企业的能源支出更是翻倍,一些耗能大户不得不采取错峰生产的方式压缩成本。 政府虽然推出了能源补贴政策,但杯水车薪,普通民众还是得自己掏腰包承担大部分涨幅,不少老人冬天甚至不敢全天开暖气。 这些民生难题像一块巨石压在执政团队头上,民众的不满情绪通过各种渠道宣泄出来,舆论场上对政府的批评声越来越多。 高市早苗心里很清楚,要是再拿不出解决办法,执政合法性就要受到严重冲击。这时候,外部安全议题就成了她转移焦点的不二之选。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在国际上也是个敏感度极高的话题。高市早苗高调发表涉台言论,就是想借由这个话题制造话题热度,把民众的目光从国内的经济衰退、养老金困境、能源成本上涨上转移开。 她算准了这类言论能激起一部分民众的关注,甚至能借助一些外部势力的反应来放大话题效应,从而在短期内缓解国内的舆论压力。 要知道,日本国内政治历来有个特点,当经济民生问题难以应对时,部分政客就会试图通过渲染外部安全威胁来凝聚国内共识。 高市早苗这次的操作,不过是延续了这种老套路。她故意低估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立场,无视中美关系缓和的大趋势,就是为了制造出一种"外部有事"的紧张氛围。 可这种做法终究是治标不治本。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家里的钱包鼓不鼓、养老金能不能按时领、冬天暖气敢不敢开,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不会因为几句涉台言论就消失。 就算短期内舆论焦点被转移,等热度过去,民众还是会回到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上。到时候,要是高市早苗政府拿不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民众的不满只会更加强烈。 而且,这种拿中国核心利益当政治筹码的行为,只会破坏地区和平稳定,也让日本在外交上陷入更被动的境地。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一以贯之,绝不会因为任何外部势力的言论而有丝毫动摇。 高市早苗想靠打"台湾牌"来掩盖国内问题,不仅低估了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也高估了这种政治操弄的效果。 毕竟,对于日本民众来说,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能解决经济困境、保障养老生活、稳定能源成本的政府,而不是一个只会靠外部议题转移视线的执政团队。 如果高市早苗政府继续沉迷于这种政治把戏,不把精力放在解决国内民生难题上,最终只会失去民众的信任,让执政根基变得更加不稳。 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不仅解决不了日本当前面临的问题,反而可能引火烧身,给日本的内外发展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