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49年8月,毛主席接见重庆号起义舰长林遵等人,林遵等人有点不服气,认为中共搞

1949年8月,毛主席接见重庆号起义舰长林遵等人,林遵等人有点不服气,认为中共搞不好海军,伟人说:“要说国民党党员,你们谁也没有我的资格老,我民国13年,就是国民党宣传部长的代理部长。” ​​1948年岁末的西柏坡,夜里的灯光总亮到很晚,辽沈战役刚打赢,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们没歇着,马上指挥起淮海、平津战役。 这话一出口,林遵等人瞬间愣住了,手里的搪瓷缸都忘了端。他们这些出身海军学堂、喝过洋墨水的军官,打心底觉得海军是“技术活”,中共连像样的舰艇都没有,顶多算“旱鸭子”,哪懂什么海洋防务?可他们不知道,毛主席说这话不是炫耀资历,而是戳中了关键——国民党不是输在装备,是输在脱离民心,而中共搞海军,靠的从来不是现成的家底,是凝聚人心的底气。 林遵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作为抗英名臣林则徐的侄孙,他抱着“海军救国”的志愿留学英德,抗战时在长江布雷袭击日舰,还曾率舰队收复南沙、西沙群岛,让中国国旗重新插上南海诸岛。可国民党的腐败让他彻底寒心,1949年4月23日,他顶着压力率25艘舰艇在南京笆斗山江面起义,毛主席专门致电称赞这是“南京江面上的壮举”。起义后清点舰艇,他们发现国民党留下的大多是破旧炮艇,连像样的巡洋舰都没几艘,难怪这些老海军心里没底。 但伟人的眼光从不在当下的困境里。毛主席接着说:“你们懂技术、懂海战,我们懂民心、懂建设,合在一起,就能把海军搞起来。”这话不是空谈,当时苏中军区早就有了“土海军”——粟裕指挥的海防纵队,用加装钢板和沙包的木船当军舰,靠旗帜、火把传递信号,在海上打游击战,硬是守住了400多公里海岸线。这些“土办法”看似简陋,却藏着因地制宜的智慧,更有渔民盐民的全力支持,这正是国民党海军最缺的根基。 林遵等人渐渐放下了成见,跟着伟人走进了海军建设的蓝图。毛主席当场拍板,让他们这些起义军官担任骨干,还从全军抽调人才,甚至把仅有的舰艇都交给他们改装训练。林遵后来担任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亲手参与制定海军建设规划,他才发现,中共搞海军不是“瞎折腾”,而是有明确的方向:先靠现有舰艇练技术,再动员群众办船厂,一步步夯实基础。那些曾经不服气的军官,看着渔民主动捐出木船,工人熬夜抢修舰艇,慢慢明白:海军的力量,从来不是舰艇的吨位,是背后亿万人民的支持。 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正式成立,这一天后来被定为人民海军成立日。初创时的条件有多艰苦?没有雷达就靠望远镜,没有导航就看星象,连炮弹都要省着用。可就是这样一支“土洋结合”的海军,在林遵等起义军官的带领下,迅速形成战斗力,不仅守护了沿海防线,还为后来的海军发展打下了根基。林遵晚年常说:“当初不服气是眼界窄了,中共搞海军,靠的是把每个人的爱国心拧成一股绳,这比任何先进装备都管用。” 多年后,当人民海军的舰艇驰骋在万里海疆,当航母编队守护着国家主权,谁还记得当年那支“家底单薄”的海军?毛主席当年的那句话,早已给出答案:任何事业,只要扎根民心、凝聚合力,就没有办不成的。林遵等人的转变,不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是历史的必然——民心向背,才是最强大的“舰艇”,也是建设一切事业的根本。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