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今天刷手机,差点被一条热搜笑到原地劈叉——某公司小职员,悄咪咪把仓库里的钢笔塞进

今天刷手机,差点被一条热搜笑到原地劈叉——某公司小职员,悄咪咪把仓库里的钢笔塞进自己口袋,一塞就是150支,结果法院一锤定音:七年!没错,不是七天,不是七个月,是实打实的“七年有期徒刑”。消息一出,网友全炸成爆米花:“好家伙,我作文写不好,原来是缺了这支判七年笔!” 小哥是单位仓库管理员,每天跟成箱钢笔打照面,看着看着就动了歪心思:反正库存多得像打印纸,我拿几支也没人发现吧?于是他把钢笔当盲盒,今天抽两支,明天摸五支,动作轻得像猫,账本上却风平浪静。半年后,他成功攒出150支“私人收藏”,按市价一算,好家伙,整整六万块,都能在小城市交个首付了。 公司年底盘点,发现钢笔凭空蒸发一大截,领导当场瞳孔地震:闹鬼了?报警后,警察叔叔翻监控、对指纹、核账本,一路顺藤摸到他办公桌抽屉,打开一看,整整齐齐码着钢笔,连墨囊都没拆,活生生“犯罪展览”。证据确凿,小哥当场社死,手铐一戴,直接从写字楼转战看守所。 有人纳闷:六万块至于七年吗?法律哥出来科普:职务侵占罪,六万属于“数额较大”,但因为他多次作案、时间跨度长、主观恶意明显,再加上公司规章制度写得明明白白“零容忍”,法官直接按“数额巨大”那条线判,七年没商量。一句话总结:不是钢笔贵,是手太贪,把一支两块五的笔硬是写成了“刑法学案例”。 网友脑洞跟着起飞:“150支笔,判七年,平均一支笔坐17天牢,这笔简直是现实版‘笔仙’,写个名字就能封印自己。”还有人替他算了笔时间账:七年出来,房贷都还完了,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他却因为几支笔错过整个青春,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没编制”。更损的段子是:“以后送礼别送华子,直接送这支‘判七年限定款’,收礼人立马清醒,比廉政教育课都好使。” 公司仓库不是自家抽屉,哪怕一支圆珠笔,只要带公司logo,它就是公物,揣兜里就叫“侵占”,揣多了就叫“犯罪”。有人觉得“拿点小东西算啥”,可真到法庭上,法官只看数字和证据,不会听你哭诉“我一时糊涂”。就像网友总结的:“占便宜这事,前面是糖,后面是刀,甜一厘米,疼一辈子。” 案件传开后,不少公司连夜开大会,把仓库钥匙收上来,贴上封条,连打印纸都按张数号,行政小姐姐发朋友圈:“感谢这位小哥,让我终于知道什么叫‘一支笔引发的HR风暴’。”还有人晒出自己工位抽屉,配文“自查自纠,两回形针已上交,求七年豁免”,笑翻一众打工人。 七年刑期不是钢笔的报复,而是规则的怒吼。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学规矩:公家的东西碰不得,数字化的时代,摄像头+条形码,一切都有痕迹。想薅羊毛?系统直接给你剃光头。就像那句网络金句:“你偷的不是笔,是自己的人生签名,一签就是七年约。” 摸鱼可以,摸笔不行;划水可以,划走公物不行。别让一支两块钱的钢笔,变成两万天的牢饭。上班路上多背两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班兜里只带自己的airpods,安安全全挣工资,比啥都香。毕竟,自由这东西,失去才知道——它可不是一支笔能写得回来的。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