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城市焕新·拥抱美好生活丨安徽打造全国领先建造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大皖新闻讯11月19日,记者从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的中国建造(安徽)互联网平台建设成效显著。该平台以“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为理念,紧扣“好房子”建设要求,构建起“平台+生态”发展模式,为全国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探索出可复制的“安徽路径”,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的落地运营,是安徽践行城市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具体行动,更是推动“中国建造”向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实践。

平台筑基:政企协同构建产业新生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建设。基于此,住房城乡建设部充分发挥安徽科创资源优势,与安徽省人民政府携手布局中国建造互联网平台,确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共建”思路,聚焦产业数字化、要素集约化、运维一体化、监管智慧化四大核心功能,锚定全国领先建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定位。

为保障平台高效运转,安徽专门组建中好建造(安徽)科技有限公司,汇聚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铁四局、安徽建工等七家行业领军企业,形成生态协同合力。据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政企联动、多方共建”的模式,有效打破了传统建筑业分散化格局,实现了技术与资源的高效整合,为产业转型升级筑牢了根基,推动“中国建造”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加速迈进。

多维赋能:破解痛点激活行业新动能

在行业标准与住房品质提升方面,该平台精准发力破解行业难题。“针对标准不贯通、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平台搭建中国建造大模型,实现工程建设标准全量入库与设计图纸智能合规审查。”省住建厅相关人员介绍,该平台围绕“六不六防三省三要”的住房需求,建立全生命周期技术标准体系,打造数字化部品部件和工艺工法库。

数字技术创新上,该平台成功攻克BIM技术受制于国外、模型不贯通等行业痛点。通过搭建100%国产化底层架构的BIM设计协同模块,依托全省统一BIM施工图审查平台实现“一模到底”,推动行业从“图纸交付”向“数据交付”转变,减少工程变更20%以上。同时上线的模块化设计库与AI智能推演系统,还有效避免了“千房一面”问题,大幅提升了设计的精准性与创新性。

建材采购与质量管控领域,“建采云”一站式平台成效凸显。目前平台已汇聚763家优质供应商、9.6万条商品,累计交易额超25亿元,帮助企业提高采购效率30%以上、降低成本5%-8%。借助区块链技术,平台实现建材质量全程可追溯,还专门设立绿色建材专区与周转物资交易专区,助力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

智能建造与运维服务方面,平台打造的项目数字化协同平台和智慧工地“一张网”,实现了全流程协同管控。在安徽试点项目中,已实现工期缩短20%、安全生产零事故,综合监管效率提升30%以上;“一房一码”数字档案系统与“房屋4S店”服务模式,更推动住房服务向数字化、精细化转型。

生态延伸:长效赋能治理现代化新实践

人才与金融的协同赋能,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据悉,该平台打造的建造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汇聚6000余名行业高端智力资源,构建“一人一码”服务体系,实现教培、就业精准匹配;以海量数据资产为基础,创新供应链金融与安全保险服务,2025年更通过1.25亿元财政贴息撬动229.15亿元银行贷款,有效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

在行业治理现代化方面,平台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介绍,该平台通过整合BIM、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等多源数据,推进CIM平台迭代升级;搭建建筑垃圾监管、智慧环卫等平台,助推城市生态治理;借助“一人一码”归集企业与人员信息,根治业绩造假、违规挂证等乱象,源头化解欠薪风险。

作为以制度创新为引领、数据要素为牵引的行业级解决方案,中国建造(安徽)互联网平台不仅推动安徽建筑业实现深刻变革,更向全国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安徽方案”。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平台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完善服务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建造领域的创新智慧。

大皖新闻记者徐琪琪实习生曹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