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11月13日晚写道:“11日,中国海军的仁海级导弹驱逐舰、江凯Ⅱ级护卫舰以及福池级补给舰,穿越大隅海峡驶向太平洋。对此,海上自卫队第11护卫队(横须贺基地)的‘夕雾’号、第3导弹艇队(佐世保基地)的‘大鹰’号以及第1扫雷队(横须贺基地)的‘淡路’号,实施了警戒监视与情报收集任务。 大隅海峡这地方,本来就是个国际水道,中国海军穿过去完全符合国际法,日本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只能派船跟着看看,不敢有啥大动作。 但日本防卫大臣专门发文强调这事儿,还特意点出仁海级驱逐舰的厉害之处,明显是想给国内和国际传递个信号——中国海军越来越强了,日本得提高警惕。 这种做法其实挺矛盾的,一方面日本嘴上说欢迎中国发展,另一方面又总拿中国海军的正常训练说事儿,心里的小九九谁都看得出来。 中国海军这几年发展确实快,以前咱们连像样的驱逐舰都造不出来,现在仁海级这种万吨大驱都成批服役了,日本心里能不慌吗?以前日本海上自卫队在亚洲可是数一数二的,现在中国海军不光舰艇数量上来了,质量也突飞猛进,什么反舰弹道导弹、巡航导弹,这些先进武器日本自己都未必能全搞定。 中国海军现在不光在近海活动,动不动就穿个海峡去太平洋转一圈,这种远洋能力日本看了肯定眼红。 日本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这个人也挺有意思,他是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的儿子,政治世家出身,说话做事总带着点表演性质。 这次发文特意强调中国海军的舰艇性能,其实是在给自己刷存在感,向国内展示自己“重视国防”的形象。 日本现在国内经济不景气,民众对政府意见挺大,小泉进次郎想通过渲染“中国威胁”来转移注意力,这种政治手腕在西方政客里挺常见的。 中国海军这次穿越大隅海峡,其实也不是第一次了,近几年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经常通过日本周边海峡进入太平洋,这已经成为常态化操作。 以前中国海军实力不行,只能在近海转悠,现在不一样了,航母有了,万吨大驱有了,远洋补给舰也有了,自然要走出去看看。 太平洋那么大,中国海军总不能一直待在家里吧?日本作为邻国,看着中国海军越来越强大,心里肯定不是滋味,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中国发展这么快呢。 日本海上自卫队这次派出的舰艇也挺有意思,“夕雾”号护卫舰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船了,“大鹰”号导弹艇吨位小,远洋能力有限,“淡路”号扫雷舰更是没啥战斗力。 日本派这种级别的舰艇去监视中国海军的新锐战舰,明显是力不从心。这也能看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尴尬,一方面想展示自己的存在感,另一方面实力又跟不上,只能派些老船去凑数。 中国海军这次编队中的福池级补给舰也值得注意,这种大型补给舰是远洋训练的关键,没有它,舰艇编队根本走不远。 中国海军现在能常态化进行远洋训练,说明后勤保障能力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日本以前在这方面挺有优势的,现在中国也追上来了,而且规模更大,日本看着肯定不是滋味。 大隅海峡这地方地理位置挺重要的,连接着东海和太平洋,中国海军要进入太平洋,这条海峡是必经之路之一。 日本其实也明白,中国海军穿过去是合理合法的,所以每次只能派船跟着看看,不敢有啥过激举动。但日本媒体每次都会大肆报道,把中国海军说成是“威胁”,这种舆论操作其实挺没意思的。 中国海军现在的发展势头确实猛,不光是舰艇数量增加,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仁海级驱逐舰的服役,标志着中国海军已经具备了世界一流的远洋作战能力。日本海上自卫队以前在亚洲可是老大,现在中国海军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过日本了,这种心理落差日本肯定不好受。 小泉进次郎这次发文,其实也是在向美国表忠心。日本现在跟美国走得很近,经常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来遏制中国。日本防卫大臣特意强调中国海军的动向,其实是在告诉美国:“你看,我很重视中国威胁,我正在努力监视中国海军。”这种做法挺可悲的,日本作为亚洲大国,却甘当美国的马前卒,来对付自己的邻国。 中国海军穿越大隅海峡,其实也是在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实力。以前中国海军弱小,别人都不把咱们当回事,现在中国海军强大了,自然要让别人知道咱们的存在。这种军事力量的展示,其实也是一种外交手段,让其他国家不敢小看中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