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王震送给周总理一个苹果,说这是王近山拿来的,他想求您办点事儿,周总理抚摸着苹果说

王震送给周总理一个苹果,说这是王近山拿来的,他想求您办点事儿,周总理抚摸着苹果说,让军区照办! 王近山这个人,从小出身穷苦人家,1915年出生在湖北红安县一个农民家庭。那时候日子苦,他小小年纪就得帮家里干活。十五岁那年,他加入了红军,从基层士兵一步步干起。打仗的时候,他特别猛,别人叫他“王疯子”,因为指挥起来不要命。长征、抗日、解放战争,他都参加过,立下不少功劳。1955年,新中国授衔,他成了中将,还当过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和公安部副部长。谁知道后来因为个人婚姻问题,出了点事儿,被处分了。1964年,他就到了河南西华县黄泛区农场,当副场长。农场条件差,没自来水,没好路,他腿还有旧伤,走路不方便,但还是坚持上班。 到农场后,王近山负责园艺场,那里有上千亩苹果园。他学着管理果树,修剪枝条什么的,还跟工人一起劳动。腿伤让他骑不了自行车,他就每天走路去园艺场,几里地也不叫苦。农场职工看他这样,都挺尊敬他。他平时爱跟大家聊天,讲讲过去的事儿,挺接地气的。1967年,苹果园大丰收,产量上千万斤,大家高兴坏了。可问题来了,当时运输乱套,火车站没车皮,苹果堆在那儿,眼看要烂掉。王近山急了,他决定去北京找人帮忙。带上几个同事,挤硬座火车北上。 在北京,王近山找了老熟人,像谢觉哉、王定国,还有农垦部部长王震。大家都挺帮忙,帮他转报告。最后报告到了周恩来那儿。周总理看了情况,很快就批示了,让通过省军区解决。王近山他们回农场等消息。省军区调车来,把苹果拉到漯河,又在郑州装了好几个车皮,总算运出去了。这事儿避免了丰收变灾祸,大家松了口气。王近山这趟没白跑,靠老关系救了场。 苹果事件后,王近山还在农场待着。他总想着回部队,说自己五十多岁,还能干。他让儿子去找老部下肖永银帮忙。肖永银是他的老下属,当过好几个军区副司令员。他们关系好,肖永银建议王近山写信给高层。1969年春天,王近山写了信,内容差不多,承认错误,澄清事实,还说想继续为国家工作。信转给许世友,许世友又呈给高层。 高层看了信,同意让王近山回部队。许世友说南京军区要他。1969年7月,王近山从农场调到南京。先去江苏建设兵团恢复党籍,然后回南京军区当副参谋长。许世友和肖永银他们帮了不少忙。王近山到南京,老战友们去接他,大家挺感动。这下他重回军营,主管作战战备什么的。一直到1978年,他因为癌症去世,享年63岁。邓小平指示办好后事,按大军区首长待遇办丧事。追悼会上很多人来,邓小平还题了书名《一代战将》。 王近山的经历挺曲折,从战场英雄到农场副场长,又回部队。他打仗厉害,在刘邓大军里是骨干。抗日时候,他指挥过神头岭战斗、韩略村伏击战,歼灭不少日军。解放战争,上党战役、淮海战役,他都参与指挥。绰号“王疯子”不是白叫的,他指挥大胆,部队跟着他冲劲足。1955年授衔时,他是开国中将,勋章一大堆。可后来婚姻事儿,让他栽了跟头。处分后到农场,他没消沉,认真干活,学果树管理,还发明些修剪方法,像“小平头”啥的。职工说他风趣,爱讲笑话。 农场那几年,王近山住简陋房子,生活简单。他腿伤是战场上落的,影响行动,但坚持劳动。1967年苹果丰收那事儿,是他低谷期的一个亮点。他不光管种植,还管销售。运输问题解决后,农场避免了损失。这也反映出老战友间的感情深厚。王震他们帮忙,转报告给周恩来,批示快速。省军区行动快,车队拉苹果,火车运走。这过程虽辛苦,但结果好。王近山回农场后,大家更佩服他。 想回部队,王近山没闲着。他儿子王岩1968年入伍,他写信鼓励。肖永银帮他出主意写信。高层同意后,他调走。南京军区许世友护着他,度过难关。王近山回军区,继续贡献。癌症发现晚,1978年走了。他的故事流传开,很多人怀念他作为战将的一生。从穷小子到将军,再到农场,又回军营,人生起伏大。但他始终服从组织,干活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