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L和美国天都塌了,台积电都忍不住开始骂娘!实际让西方和欧美国家没有想到的并不是哈工大研发出来13.5纳米波长的极紫外光,也不是华为mate70全部国产化。而是本来ASML光刻机的光源技术来源于美国Cymer公司,这样来讲市场上的EUV光刻机几乎都是向美国采购的光源。现在你说尴尬不尴尬? 以前美国借出口管制把Cymer光源焊死在技术壁垒后,ASML的EUV光刻机更是对华禁售。本以为能堵死中国的路,没料到我们直接绕开专利壁垒换了赛道。 哈工大航天学院赵永蓬教授带着团队从2008年就扎进了实验室,直接绕开了Cymer的专利壁垒,一门心思啃放电等离子体技术(DPP)这块硬骨头。 2024年的技术官宣,让西方大跌眼镜。13.5纳米中心波长精准锁定,0.27纳米带宽稳如磐石,数千赫兹重复频率直接达标量产要求——这些参数不仅追上了Cymer的LPP技术,更实现了颠覆性超越:体积比LPP紧凑一半,研发成本砍去三分之一,能量转换效率反倒比美国技术高出30%以上。 毕竟ASML一台EUV光刻机卖3.5亿欧元,Cymer光源就占近三成成本,中国方案等于直接釜底抽薪,掀翻了西方的定价霸权。 而且这项突破还让中国在芯片战场实现“换道超车”。曾被卡脖子的中芯国际,靠着这颗国产“光源心脏”,2024年传出5纳米芯片试产的消息——这在过去是EUV光刻机的专属能力,如今中国不用依赖ASML也能实现。 华为Mate70的全国产化更是直接佐证:从光源到芯片的完整自主链条,让麒麟芯片上的“中国制造”标识,成了西方技术霸权的“终结者”。 西方现在是彻底陷入两难,想升级封锁已经来不及了,DPP技术的专利体系和LPP完全不搭边,他们的壁垒成了摆设;想低头合作又拉不下脸,之前把话说得太满,这会儿上门求合作等于打自己嘴巴;想降价抢市场更没胜算,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摆在那儿,ASML就算把EUV价格砍半,也扛不住中国技术的性价比冲击。 台积电的着急更现实,它依赖ASML的设备给华为代工,现在华为有了本土技术支持,自己的订单自然受影响,骂娘背后全是利益受损的焦虑。毕竟华为曾是其核心客户,更怕中国芯片产业链成熟后,自己的代工份额被逐步分流。 这波换道超车最狠的地方,是打破了西方“技术霸权”的神话。他们总以为能靠专利和技术路径把中国锁死,却忘了中国人最擅长在绝境里开辟新路。 哈工大的样机已经实现120瓦实用功率,虽然比ASML的600瓦还有差距,但2025年就能规模化试点,这种追赶速度让西方彻底慌了神。 这场博弈里,中国已经从被动防守转到主动进攻,西方赖以为生的垄断根基,算是被实实在在捅了个窟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