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30亿吨铁矿重见天日,美国媒体:中国将改写全球铁矿格局!11

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30亿吨铁矿重见天日,美国媒体:中国将改写全球铁矿格局!11月4日台媒爆料,一条全新铁路在西非正式投入运营,西芒杜铁矿将在今年实现出口,然而这样的状况也引来外媒的担忧:中国从未拥有过如此程度的海运铁矿定价权! 这件事并不是简单的海外投资,而是一次针对全球铁矿石行业旧格局的主动打破,西芒杜项目是整个行动中最关键的一步。 先要面对的,是长期存在的资源封锁,国际矿业大公司过去一直控制着这种高品位矿,而且故意延迟开发。 他们把矿掌握在手里,不让市场增加供应,全球价格自然就居高不下,西芒杜矿床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被发现,可是在几十年里几乎没有实质性进展。 原因就是巨头们不急,他们只要确保利润最大化,当中国参与之后,情况才得到了改变。 西芒杜矿石的含铁量超过65%,放到当今市场,优势非常明显,这种资源一旦投产,就会削弱其他地区的主导地位。 原本在项目中话语权极大的力拓公司,如今只是在参与方中占比较低,控制力大幅下降。 有矿还不够,运输问题同样重要,在过去,铁路和港口由传统巨头主导,他们控制着矿从内陆到海边的路径,任何新玩家都很难突破。 如果运输线路不独立,新进入者依旧会受制于人,中国选择了最直接的方法,自建物流系统。 工程团队在几内亚修建了一条超过600公里的铁路,路线穿越地形复杂的地区,气候条件恶劣,施工难度极高。 同时配套建设了新的深水港口,使矿石能够顺利装船,施工过程中,大量工程人员长期驻扎海外,采用成熟的桥梁和轨道技术,逐段推进。 随着线路贯通,运输能力得到了保障,国际巨头在物流上的限制随之失效,未来每年可以有上亿吨矿石通过这条独立线路送往海外市场。 最后的关键点在金融领域,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购买国,长期承担海运铁矿石约七成的需求,但在定价方面很被动。 国际价格体系由普氏指数和美元结算主导,这种机制让价格容易被操纵,2021年,国内钢企因为价格被推高,整体多花了一千多亿人民币。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开始寻找突破口,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率先对必和必拓采取行动,通过停止以美元计价采购,迫使对方重新考虑合作条件。 这一举动影响非常直接,让对方在价格和结算货币两个方面都不得不妥协,人民币结算因此走出了关键一步,此后,巴西的淡水河谷等企业也开始参与人民币结算。 目前,点对点报价方式,开始逐步取代以往完全依赖指数的模式,交易灵活性提高了。 随着澳大利亚、巴西和非洲的供应格局形成“三方均衡”,原先两家企业掌控的局面已经不再稳固,一个相对更透明、更合理的新供应体系正在成形。 信源:观察者网——美媒:中国从未拥有过这般程度的海运铁矿石定价权,将开始掌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