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见识了,有些店的讹人套路 三岁娃拿俩口香糖 能被说成偷六千? 昨天刷到个离谱事:家长发现孩子趁店员不注意,偷偷揣了俩口香糖,赶紧主动回“好想来”赔偿——结果店员张嘴就来“你家娃偷了六千块零食”。我直接傻了:好想来的零食是镶了金?100块能买一筐的东西,三岁娃胳膊还没零食筐高,得搬多少趟才凑够六千?怕不是从刚会爬就开始“偷”,才能攒出这数? 现在我都不敢带两岁儿子去好想来,就怕他好奇摸块糖——万一被说成“偷了六百”,我得掏半个月菜钱赔?这哪是逛零食店,是踩“讹人陷阱”吧? 好好的主动担责,倒成了被坑的由头,这种店把“信任”俩字全败光了。 你们遇过这种“狮子大开口”的商家吗?评论区聊聊,咱一起避避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