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参考网页信息,湖南怀化市沅陵县一家医院的两位医生遭遇了手机号因“涉诈”被停机的情况,其中一位医生甚至在手术台上救人时被停机,给其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 事件经过 停机原因:杨女士及其丈夫的手机号被中国移动系统模型监测到“使用异常”,可能涉及“涉诈风险”。客服给出的解释包括“打电话频繁”或触发了“终端异动类型的涉诈治理模型”。 复机困难:停机后,运营商要求机主本人携带身份证原件及手机卡前往号码归属地(长沙)的指定营业厅办理复通,无法异地办理或线上复通。杨女士通过线上申诉预留联系方式后,其手机号也被关停。 解决过程:在手机号被关停26天后,杨女士丈夫收到运营商短信,通过线上快速核验途径恢复了通讯,但杨女士的号码仍未完全恢复线上办理渠道。 争议焦点 工作影响:医生因工作需要频繁与病人联系,被误判为“涉诈”导致无法正常沟通,严重影响工作。 复机流程不合理:要求用户从怀化前往长沙办理复通,且需提供无犯罪证明等材料,被质疑将企业责任转嫁给用户。 反诈“一刀切”:系统模型缺乏精细化判断,仅因通话频繁等单一指标停机,可能误伤正常用户。 法律依据 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十一条,电信业务经营者对涉诈异常电话卡用户应重新实名核验,并根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措施,但未明确要求必须线下办理。 1.医生手机号被停机 2.停机通知 3.妻子号码也被停机 4.复机过程 5.反诈法规定 总结 该事件反映了反诈措施中存在的“误伤”问题,尤其是对特殊职业人群(如医生)的通信需求考虑不足。运营商需优化模型判断,提供更便捷的复通渠道,避免因“一刀切”停机给用户带来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