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液冷组件总价暴涨40万,英伟达点燃“热经济”投资富矿 英伟达新一代AI服务器单

液冷组件总价暴涨40万,英伟达点燃“热经济”投资富矿 英伟达新一代AI服务器单套液冷散热组件价格飙至近40万元,比前代暴涨20%,未来还将继续攀升——这看似“烧钱”的背后,实则揭开了一个千亿级赛道的投资密码。散热成本飙升,本质是算力军备竞赛的必经之路,更催生了液冷产业链的黄金机遇。 一、液冷产业:从“配角”变身“核心基建” 英伟达芯片功率从H100的700W一路狂飙至2027年VR300的3600W(相当于3台吹风机满负荷),传统风冷彻底失效,液冷成了AI算力释放的“救命稻草”。其技术路线演进更是投资风向标: 冷板式液冷(当前主力):GB300已采用全冷板方案,覆盖1400W散热; 浸没式液冷(未来方向):适配2026年VR200的2300W+功耗,散热效率提升10倍以上; 耦合方案:两相冷板+浸没液冷组合,专为3600W“核弹级”芯片准备。 机会聚焦: 能生产高性价比冷板、浸没槽体、冷却液分配单元(CDU)的厂商(如布局冷板方案的 同飞股份 、研发浸没技术的 曙光数创 ),将率先收割订单红利。 二、细分领域:散热“毛细血管”里的金矿 液冷系统复杂度远超风冷,每一个部件都可能是百亿市场: 材料革命: 导热材料:冷板需覆盖GPU/CPU核心,高性能导热界面材料(如 中石科技 的VC均热板)需求激增; 特种冷却液:浸没式液冷依赖绝缘、高导热冷却液(如3M氟化液),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精密组件: 微型水泵:液冷系统“心脏”,耐久性要求比汽车水泵更高( 飞龙股份 已扩建产线); 快速接头/密封件:防泄漏是底线,技术壁垒推高毛利(如 密封科技 企业); 配套基建: 一次侧冷源: 冰轮环境 的热交换装备、冷水机组成数据中心标配; 管路改造:旧数据中心转向液冷需重建管道,工程服务商(如 依米康 )受益。 三、延伸机遇:产业生态“滚雪球”效应 液冷运维市场:系统监控、故障诊断工具(如AI预测性维护软件)将成刚需; 高密度服务器设计:为适配液冷,服务器结构需重构(利好ODM厂商); 电力基础设施:单机柜功耗突破100kW,液冷+高压直流供电方案协同升级(如 威腾电气 )。 数据验证:48%增速的确定性赛道 IDC预测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2025年达33.9亿美元(+42.6%),2025-2029年复合增速48%,2028年市场规模冲162亿美元。英伟达技术路线主导需求,配套厂商增长确定性极强。 结论:热管理=AI时代“必选消费” 当单颗芯片散热成本抵得上一辆Model 3,产业早已脱离概念炒作,进入 “谁掌握散热,谁掌控算力” 的硬科技周期。投资逻辑清晰: 紧跟技术路线:冷板→浸没式→耦合方案的递进替代; 深挖国产替代:冷却液、密封件等高壁垒材料; 布局生态延伸:从组件到基建再到服务,长坡厚雪。 芯片再强,也得先“冷静”下来才能干活——这场散热战役,才刚刚烧到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