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急报!急报!雅加达对KF-21加码喊停! 据最新报道,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宣布了

急报!急报!雅加达对KF-21加码喊停! 据最新报道,印尼总统普拉博沃宣布了停止对韩国KF-21项目追加出资。这步行动信息明确,我看这变化来得快,但真正的考验在后头,替代合作、技术清单和交付节奏都得马上对齐。 2010年的合作备忘录写明,印尼要承担20%研发费,约1.6万亿韩元。2017年开始,款项多次延期,到2023年底仅支付2783亿韩元。据韩媒报道,去年12月有5名印尼技术人员在韩被起诉,涉技术资料问题,双方气氛更紧。对照中巴“枭龙”路径,2003年首飞、分工清楚、在巴方组装线长期运转,说明联合研制最怕边干边改口,越清晰越稳。 6月的雅加达防务展上,印尼与土方签署了合作文件,据现场发布,内容涉及48架KAAN方案和本地制造条款。另一边,KF-21在2022年首飞,6架原型机持续试飞,动力用美制F414系列,很多机载系统与欧美厂商协作。有分析认为,其外吊载方案带来更大雷达反射,外界估算RCS在0.5至1平方米量级,难与F-35同类比较。国内机型里,歼-20采用内置弹舱,这是另一套设计路线,印尼选型更看重这一类指标和可转移内容。 签约层面,印尼已与法国推进总计42架“阵风”的合同;与美方就F-15EX签署过意向文件。军费投入也在抬升,据统计,2023年约88亿美元,2024—2028年预计累计466亿美元。可落到交付,还是要看谁能把训练、备件、维护站点一起带到当地。国内外贸机型方面,歼-10CE在2022年于巴基斯坦阅兵亮相,说明现役体系与后勤配套能同步落地,用户更安心。 对照眼下的用户群,韩国KF-21、土耳其KAAN与中国歼-10CE等正面向同一批客户。能否给出清楚的技术边界、可执行的本地生产节奏,以及可负担的全寿命成本,正在决定订单流向。价格、技术、进度三件事,缺一都会被放大。 落到现在,印尼这次转向,把焦点重新拉回“钱、货、技”。这不是一句口号之争,而是项目管理、供应链韧性和许可清单的实打实比拼。把承诺写清,把节点做实,订单才会留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