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死了也要返工:《新闻女王2》的AI荒诞与职场扎心真相《新闻女王2》开篇就抛出颠覆

死了也要返工:《新闻女王2》的AI荒诞与职场扎心真相

《新闻女王2》开篇就抛出颠覆性剧情:马国明饰演的梁景仁因公殉职,却被SNK电视台用AI技术“复活”为虚拟主播,继续无休无止地播报新闻。“活着卷职场,死后被AI榨干”的荒诞设定,不仅让“好久不见,我是梁景仁”成为年度地狱笑话,更撕开了职场压迫与技术伦理的双重面纱,引发全网对现实生态的深度共鸣。

剧情荒诞:AI复活背后的资本冷漠

梁景仁的“死后返工”堪称职场剥削的极致演绎。SNK电视台搜集其生前超5万小时的影像音频素材,精准复刻外貌、声线甚至微表情,打造出“比真人更像真人”的虚拟主播,24小时无休播报无需薪酬,成为资本眼中“完美的劳动力”。新总监古肇华更是将这种冷漠发挥到极致:一边借梁景仁的葬礼炒作热度,把同事殉职变成流量工具;一边主导AI复活计划,美其名曰“突破生死维度”,实则是对逝者剩余价值的最后压榨。更具讽刺的是,梁景仁的“意外”并非偶然,其死亡时间恰好卡在土地招标截止前48小时,编剧用隐晦的剧情暗示,这场“因公殉职”或许只是资本运作下的“项目延期处理”。这种荒诞设定,把“职场压榨”从现实延伸到死后,冲击力直击人心。

观众共鸣:打工人的“地狱级”自嘲

剧情之所以引发全民热议,核心在于戳中了当代打工人的集体焦虑。网友调侃梁景仁是“天选牛马”,“生前为总监之位斗得头破血流,死后还要被公司薅羊毛”,台词“死了也要返工”更是成为打工人的扎心自嘲。主演马国明亲自玩梗“梁景仁就是爱上班,活着要上班,下线了也要上班”,进一步放大了话题热度。观众在“离谱又好笑”的观剧体验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现实里卷不动的加班、逃不掉的压榨,居然被剧里写成了死后都无法解脱的宿命”。官微一句“这个班是自愿上的吗?”的互动提问,更是精准击中痛点,让讨论从剧情延伸到对自身职场处境的反思,形成强大的情绪共振。

伦理拷问:技术无界与权利失衡

“梁景仁AI复活”的情节,更深刻的价值在于对AI伦理的前瞻性探讨。剧中SNK未经授权就使用离职的文慧心肖像打造虚拟主播,面对维权时,张家妍以“无相关法规限制”辩称合法,凸显了AI时代技术发展与法律监管的脱节。这一设定影射了现实中Deepfake等技术的潜在滥用风险——当个人肖像、声音等生物信息可以被随意复刻,个体权利如何保障?更讽刺的是角色命运的对比:文慧心凭借“SNK少了我不行”的底气强势维权,而逝去的梁景仁却无力反抗“被复活”的命运,这种差异赤裸裸揭露了资本对个体话语权的掌控:当你失去议价能力,即便死亡也无法逃脱被剥削的命运。一位老牌主播的哽咽更是点睛之笔:“我跑地震现场断过肋骨,AI会疼吗?”,直指技术背后对人性价值的漠视。

社会讽刺:TVB的“敢拍”与现实镜像

《新闻女王2》的大胆设定,延续了TVB职业剧“宁愿犯错不要无聊”的创作传统,用戏剧化的夸张手法剖开社会肌理。剧中“AI永不疲惫、永不犯错”的虚拟主播,让真人记者面临“饭碗不保”的危机,这正是对AI冲击下职场生态的真实映射;资本将逝者转化为流量工具、将技术用于无底线剥削,更是对现实中“流量至上”“唯利是图”价值观的尖锐批判。这场“死了也要返工”的荒诞剧,表面是AI技术的奇幻演绎,内核却是对职场压迫、资本冷漠、技术伦理缺失的三重拷问。它让观众在爆笑之后陷入深思:当技术突破生死边界,我们究竟该如何平衡效率与人性,守护个体的尊严与权利?

“梁景仁死了也要返工”的情节,之所以成为2025年末最扎心的荧幕符号,正因它用荒诞照见真实。《新闻女王2》的“敢拍”,不仅在于剧情尺度的突破,更在于它始终保持对现实的敏锐洞察,让观众在观剧之余,完成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