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金永南你藏的真是太深了!97岁的金永南走了,金正恩亲自吊唁,全国为他办国葬,这才

金永南你藏的真是太深了!97岁的金永南走了,金正恩亲自吊唁,全国为他办国葬,这才让很多人发现,他竟然当了21年国家元首,一直站在权力最前排,却没人真正看清他。 1998年朝鲜修宪废除国家主席制,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成为国家元首,金永南作为首位担任该职务者,任职至2019年修宪后卸任,任期长达21年。 更为特殊的是,他自金日成时代便进入权力核心,金正日时期主持外交工作,金正恩时代仍稳居政治局,韩联社明确指出“朝鲜高官中无人能如他一般从未降职”。 其“低调”特质,首先体现在外交舞台的精准定位。2000年朝韩首次峰会,外界聚焦于金正日与金大中的会晤,鲜有人关注到会前金永南已与金大中闭门磋商3小时,敲定离散家属团聚等核心议程。 2018年平昌冬奥会,90岁的他率团实现“破冰”,在目睹朝韩运动员举统一旗入场时落泪的场景被全球媒体报道,外界却鲜少知晓,他返程后随即向金正恩提交了关于韩方真实战略意图的分析报告。 这种“前台表意、后台谋策”的风格,对朝鲜外交具有重要意义。上世纪80年代他担任外长期间,便已展现此类特质。 1988年中国告知将调整对韩关系时,金永南作为对接者未当场表态,而是携带一瓶中国大使馆急需的饮用水返程——1967年平壤洪灾期间,他曾派水车支援中国使馆,这一细节既传递了传统情谊,也为后续磋商预留了空间。 1992年中韩建交后,钱其琛访朝时,仍由他亲自到机场迎接,平稳过渡了中朝关系的敏感时期。 金永南能够历经三代领导人仍稳居核心,核心原因在于坚守“外交为国防服务”的原则。朝鲜自上世纪90年代起面临国际制裁,其全球出访足迹成为破局关键。 他的行程覆盖非洲20多国、亚洲10多国,不仅为朝鲜争取到外交支持,更搭建起关键物资通道。 2006年朝鲜首次核试验后,联合国安理会审议制裁决议期间,他紧急出访南非、埃及等非盟成员国,争取到关键票数,使制裁条款中删除了“军事打击授权”相关内容。 与其他国家外交元老相比,金永南的显著特点是始终保持“不居功”的姿态。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以“不先生”著称,行事锋芒毕露;中国前外长陈毅文采出众,个性鲜明。 而金永南始终以“执行者”身份参与外交事务,即便在2018年朝美峰会前,美国媒体仍在猜测“金与正才是实权者”,却未察觉金永南已提前整理好美国历任总统对朝政策的详细档案,为谈判提供核心参考。这种“让核心决策层站前台”的定位智慧,是他长期立足权力核心的关键因素。 其影响力还体现在鲜为人知的军事协作领域。2013年朝鲜导弹技术突破的关键阶段,金永南以国家元首身份出访伊朗,外界误判为常规外交活动,实则促成了两国导弹燃料技术的合作。 同年他访华期间,未公开行程细节,而是低调参观航天科技企业,为朝鲜后续卫星发射积累了技术经验。 这些举措此前未对外披露,直至他逝世后,朝鲜官方讣告才隐晦提及他“为国防科技发展奠定外交基础”。 国际社会对他的认知偏差,源于对朝鲜权力结构的不了解。外界常习惯性寻找所谓“二号人物”,却忽视了朝鲜“党指挥一切”体制下的分工体系。 金永南始终聚焦“外交操盘手”角色,不触碰军事指挥权,也不介入国内经济管理,这种精准定位使其避开了所有权力纷争。 类似清朝张廷玉,历经三朝却秉持“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准则,以专业能力赢得长期信任。 金永南的葬礼规格,折射出当前朝鲜的战略考量,2025年东北亚局势复杂,美国第47任总统特朗普推动“印太芯片联盟”,试图对朝鲜实施孤立。 此时以国葬规格缅怀金永南,既是对其外交贡献的肯定,更是向外界传递“朝鲜领导层稳定”的信号。金正恩在吊唁时强调“继承其外交遗产”,明确释放出延续金永南时期“灵活务实、底线清晰”对外策略的信号。 回顾金永南的职业生涯,2019年的主动卸任尤为值得关注,当时朝鲜修宪确立国务委员会委员长为最高领导者,他随即辞去所有职务,仅保留党内荣誉职务。 这种“功成身退”的抉择,在各国政治家中较为罕见。更可贵的是,卸任后他仍坚持著述,撰写的《外交实践录》成为朝鲜外交官员的必修教材,实现了经验传承。 外界认为金永南“深藏不露”,实则其立足逻辑清晰:以专业能力为核心支撑,以低调姿态规避风险,以精准定位达成目标。 在半岛局势复杂多变的21年间,他既为朝鲜在国际制裁环境下保住了外交空间,又未使自身成为外部势力的攻击目标。这种“藏锋守拙”的智慧,构成了他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 金永南的逝世,标志着朝鲜外交一个时代的终结,但他留下的外交策略——坚守原则、灵活应变、低调务实,仍将影响东北亚地缘博弈的走向。 这位任职21年国家元首却始终专注幕后的外交元老,以一生实践诠释了“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内涵。 信息来源:金永南逝世,金正恩前往吊唁,朝鲜将举行国葬 中国新闻网 2025-11-04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