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发布《世界开放报告2025》和最新世界开放指数。作为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旗舰报告,《世界开放报告》在2021年首次发布,至今已连续五年发布。
今年的《世界开放报告2025》的一大创新在于,系统地公布了1990—2024年的世界开放指数,其中1990—2007年数值为首次公布,完整呈现了三十五年来世界开放的演进历程。
《世界开放报告2025》显示,世界开放呈现出“总体收紧、分化加剧、动能转换”的复杂格局。
首先,总体持续收紧。2024年,世界开放指数同比微降0.05%,较2019年下降0.34%,较2008年下降5.39%,表明世界开放水平仍处于收缩通道。
其次,分化日益加剧。一方面,社会开放保持活跃,但经济与文化开放双双承压。2024年,经济开放指数同比下降0.22%,文化开放指数同比下降0.58%,均低于2019年和2008年水平。另一方面,地区分化愈发清晰。欧洲与中亚地区、北美地区成为仅有的两个开放收缩地区,传统开放引擎明显乏力。相比之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开放指数同比上升0.42%,成为维持世界开放的重要力量。
同时,《世界开放报告2025》还显示,多年来中国一直走在全球开放前列。1990年至2024年,中国开放指数从0.5891跃升至0.7634,35年间提升近3成,增速稳居全球头部。其中,中国开放政策指数提升24.6%,开放绩效指数大幅增长37.89%,两项关键指标在主要经济体中双双领先。
在当前世界开放总体收紧的背景下,中国的开放逆势扩大。2008年、2019年,中国开放指数分别上升12.44%和1.44%,2024年同比上升0.5%,在主要经济体中均位列第一。这既表明了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强决心,也展现出中国特色开放路径的强大生命力,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开放事业注入了宝贵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栏目主编:孟群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