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近来,郭台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掷地有声地抛出一番话:“没有大国支持的政权注定会沦为

近来,郭台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掷地有声地抛出一番话:“没有大国支持的政权注定会沦为他国的殖民地,比起惨淡收场,我宁愿选择依附于大陆。”这话初听带着点刺耳的直白,却藏着这位商界大佬摔过跟头后的通透感悟,更折射出两岸关系里最朴素不过的现实逻辑。 岸本就是同根同源的一家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谈得上什么 “依附”?这分明是故意歪曲事实,把一家人的互帮互助说成上下级的依附关系,用心太歪了。 而且单看他这些年干的那些事,就知道这话根本不是摔过跟头后的感悟,纯粹是为了自身利益编出来的公关瞎话。 先说说 “依附” 这个说法多荒谬。2024 年两岸贸易总额都达到 2929.71 亿美元了,同比还涨了 9.4%,这里面大陆从台湾进口就有 2177.82 亿美元,台湾光是从大陆这儿赚的顺差就有上千亿美元。 这哪是台湾依附大陆?明明是两岸经济互相离不开,大陆给台湾提供了最大的市场,台湾的产品能卖得好,老百姓能有钱赚,很大程度上都靠这份两岸融合的红利。 再看看郭台铭自己干的那些事,全是跟着利益走,哪有什么 “通透感悟”? 2018 年的时候,他可不是这么说的,那会儿他拉着特朗普搞了个大场面,说要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投 675 亿美元建工厂,还吹这是 “世界第八大奇迹”,特朗普都亲自去铲土站台,说能创造 1.3 万个工作岗位。 结果呢?到 2025 年,这工厂就被 3.75 亿美元贱卖了,厂里的工人连一千人都不到,当初吹的牛皮全破了。 后来他又跑去美国俄亥俄州买了个汽车工厂,想造电动车,折腾了三年多,一辆正经车没造出来,最后还是只能卖掉,亏得一塌糊涂。 这时候他怎么不说 “依附大陆”?分明是看到美国那边有利可图,就想抱美国大腿,等在美国摔得头破血流了,才想起大陆的好。 更让人不齿的是他在两岸问题上的反复横跳,完全是看风向说话。2019 年他要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就跑去国民党当荣誉党员,后来初选输了,立马就退党了。 到 2023 年又跳出来说要用 8 万机器人 “对抗解放军”,2025 年竞选的时候更离谱,喊着 “只要大陆敢打,我就敢送物资”,还说要把私人飞机改成军机。 这时候他把 “依附大陆” 抛到哪儿去了?分明是为了拉选票,故意说些激进的话讨好岛内某些势力。可转头一看,富士康在大陆还有 30 多家工厂、120 万员工,大陆市场曾经贡献了他 45% 的营收,巅峰的时候更是占到七成以上。 一边在大陆赚得盆满钵满,一边在台湾说些分裂倾向的话,这种 “吃饭砸锅” 的操作,哪有半点 “通透”? 直到 2023 年大陆税务和自然资源部门对富士康展开调查,他才有点慌了,河南、江苏的项目进度被催得紧,手里的芯片订单还被大陆厂商抢走了。 加上他转移到印度、越南的产能问题不断,罢工、停电成了家常便饭,苹果的订单最后还得靠大陆工厂救急,这时候他才改口说 “宁愿依附大陆”,这不就是利益受损后的应急话术吗? 要是大陆市场没那么重要,要是他在美国的投资真成了 “世界第八大奇迹”,他能说这话? 再看看数据,2024 年台湾半导体出口暴跌 32%,农渔产品滞销,全靠大陆市场撑着才没更惨。 富士康自己的营收也说明了问题,虽然 2025 年三季度营收涨了,但大陆市场的占比从巅峰期的 75% 跌到了不到 30%,他的 “代工之王” 宝座都快坐不稳了。 这时候喊出 “依附大陆”,说白了就是怕彻底失去大陆市场,想靠这话稳住局面,继续赚大陆的钱。 郭台铭这辈子最擅长的就是把利益包装成情怀。当年在美国建厂,包装成 “制造业回归美国” 的宏大愿景,其实就是为了拿美国政府的补贴;后来在台湾喊 “守护台湾”,包装成 “爱台人士”,其实就是为了选票。 现在说 “依附大陆”,包装成 “通透感悟”,本质还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商业版图。他从来没真正明白,两岸关系不是生意,台湾从来不是什么 “政权”,而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铁打的事实,不是他用来谋利的工具。 那些觉得他 “摔过跟头变通透” 的人,真是被他骗了。他摔的跟头是商业投机的失败,不是对两岸关系的顿悟;他说的话是利益算计的结果,不是发自内心的认同。 要是真通透了,就不会用 “依附” 这种词歪曲两岸关系,就不会一边赚大陆的钱一边在台湾搞政治投机。说到底,郭台铭的 “依附论” 就是一场精准的公关表演,内核全是商人的自私算计,根本当不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