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属实没想到!2025年10月24日报道,国际奥委会在剥夺全部国际体育赛事在印尼举办的权利后,印尼态度强硬:这是为了世界秩序! 事情得从雅加达那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说起,10月19号要开赛,各国运动员都往那赶,就以色列那6个选手卡了壳——印尼死活不给发签证。 国际奥委会一开始还想和稀泥,找印尼奥委会、体操联合会来回沟通,可印尼这边一口咬死,司法部长直接放话:只要以色列不承认巴勒斯坦是主权国家,想都别想入境。 后来以色列急了,闹到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结果人家法庭也说了,签证是主权国家的事儿,体育机构管不着,直接驳回了申诉。 这时候国际奥委会才真急了,10月22号连夜开了紧急会,转头就下了狠手:不仅建议所有国际体育组织别在印尼办比赛,还直接掐断了印尼申办2036年奥运会的念想,之前谈的那些合作全给终止了。 这制裁够狠吧?相当于把印尼从国际体育圈的主办席上给拽下来了。可印尼一点没软,体育部长托希尔当天就回应,说早知道会有这后果,但这事儿必须这么干,这是在维护世界秩序。 有人可能不明白,印尼犯得着为这点事儿跟国际奥委会硬碰硬?你得先搞懂印尼的底子。 这国家87%的人都信伊斯兰教,是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地方,打根儿上就跟巴勒斯坦站一块儿,跟以色列连正式外交关系都没有。 再说那阵子加沙的人道主义灾难刚过去没多久,电视里全是受苦的老百姓,雅加达的长官都说了,以色列运动员要是真来了,老百姓得炸锅,到时候公共秩序都保不住。 换谁能忍?自己国家的民意摆这儿,支持巴勒斯坦的立场摆这儿,总不能为了办个比赛就丢了良心吧? 而且这也不是印尼头一回这么干了。2023年的时候,就因为不想让以色列队参加U20世界杯,直接被国际足联取消了主办权,一下子损失了好几亿人民币。 后来还有个世界沙滩运动会,也是因为以色列参赛的事儿,印尼干脆主动退赛了,你看这根本不是一时冲动,是早把立场刻在骨子里了。这次拒绝签证,总统亲自下的指令,国内从宗教组织到普通老百姓,几乎没人反对,都觉得政府干得对。 国际奥委会总说自己讲“非歧视”“体育和政治分离”,可这话听着就有点虚。体育真能完全脱离政治?当年南非因为种族隔离,不也被奥委会禁赛多年吗?现在印尼为了反对以色列的侵略行为拒发签证,怎么就成了“破坏规则”? 再说了,印尼也没不让比赛办啊,79个国家的500多个运动员都顺利到了,中国队的邹敬园、张博恒也去了,就差以色列那几个。这明明是坚守原则,不是破坏赛事。 最有意思的是国际体操联合会,一开始还跟以色列保证能参赛,后来见印尼态度坚决,立马撤回了担保函,典型的两边不得罪。 倒是印尼,从头到尾没含糊过,哪怕知道要丢奥运申办资格,要被封杀赛事,托希尔还公开说,印尼以后还会在国际体育圈发挥作用,该办的国内体育发展计划照样推进,17个重点项目、国家队训练中心一个都不少。这股子硬气,不是谁都有。 可能有人觉得印尼亏了,丢了赛事又丢了奥运机会。但你细想,一个国家的尊严和立场,能比这些身外之物值钱多了。 印尼说这是“为了世界秩序”,这话真不是喊口号,要是对以色列的侵略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是为了办比赛就妥协,那才是真的乱了套,国际社会不就是需要这种敢说真话、敢守底线的国家吗? 再说那些以色列运动员,比如那个卫冕冠军多尔戈皮亚特,确实可惜,但这账不该算在印尼头上。 要怪就怪以色列自己的政策,要是早承认巴勒斯坦的主权,要是没在加沙搞那些人道主义灾难,哪会有这事儿?印尼只是做了一个有良知的国家该做的选择。 现在国际奥委会还逼着印尼写“保证书”,说以后必须给所有国家运动员发签证,不然就一直封杀。可印尼总统办公室直接说了,不会为体育妥协政治立场。 这份坚持真的让人佩服。体育本来是传递和平的,可要是逼着国家放弃原则去迎合赛事,那体育也就变味了。 说到底,这事儿就是印尼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有些底线不能破,有些立场不能让。 哪怕被国际奥委会针对,哪怕付出经济代价,该维护的正义就得维护,该坚守的秩序就得坚守,这种硬气,比拿多少块奥运金牌都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骨气。 国际奥委会可能真没想到印尼这么刚,但换作任何一个有良知的国家,估计都会这么做——毕竟,公道自在人心,秩序不是靠妥协换来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