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救市就是救大金融,“大金融”之所以被称为 A 股的压舱石,核心在于它同时具备体量、估值、分红、政策四重稳定器,既能托住指数下行速度,又能在关键节点撬动情绪。 ---- 1. 体量权重:牵一发动全身 • 银行、保险、券商三大行业合计流通市值占全 A 约 22%,在上证 50、沪深 300 中权重分别高达 38%、26%。 • 国家队 2024 末持有大金融 3.88 万亿元,其中银行股近 80%,只要守住金融,就守住了指数下限。 ---- 2. 估值压舱:跌得少,反而成“高收益” • 2025 年 10 月末板块平均 PB 仅 0.55 倍,股息率 5.3%,均处于历史 5% 分位以下;估值足够低,空头打不动。 • 险资、社保、QFII 都把大金融当“类固收”配置:股价越跌,股息率越高,长线资金越买,形成天然缓冲带。 ---- 3. 分红现金流:熊市里的“工资单” • 六大行 2024 年度合计分红 4200 亿元,按当前股价测算股息率 5.5%–6%,高于 10 年期国债 200 bps 以上。 • 对保险、理财、养老金而言,这等“稳定现金流”无法替代,只要负债端成本下行,抢筹就会持续。 ---- 4. 政策逆周期:关键时刻“国家队”必拉 • 2008、2013、2018、2023 四轮大跌,汇金均先增持四大行,再扩散到券商、保险;2024 年起改借道 ETF,但底层仍是金融权重。 • 2025 年 7 月、9 月两次跌破 3200,盘面均靠“大金融放量”收回——证券点火、银行保险接力,已成固定套路。 ---- 5. 情绪锚定:牛要启动,金融必须“搭台” • 统计 2010 以来八次指数级行情,券商板块平均领先沪指 21 天见底,银行保险同步或滞后 5 天;没有金融放量,就没有增量资金敢跟风。 ---- “压舱石”不是让船跑得更快,而是让船在风暴里不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