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从帝王荣耀到政治笑话,宋真宗如何玩垮泰山封禅? "封"为泰山极顶筑坛祭天,"

从帝王荣耀到政治笑话,宋真宗如何玩垮泰山封禅? "封"为泰山极顶筑坛祭天,"禅"是山下扫祭地。想办这场盛典,必须满足"功高、德厚、国安、夷服、谷丰、瑞至"六个硬条件,缺一不可。 从秦始皇到唐玄宗,能站上泰山的,都是实打实的盛世开创者,而宋真宗的封禅,却成了荒诞闹剧。 宋真宗赵恒,本就与封禅的硬标准格格不入。先看"功高",秦始皇一统六国,汉武帝开辟西域,唐玄宗缔造开元盛世,而他在位时,不仅没能开疆拓土,反而在军事有利的情况下,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 1004年,辽军南下直逼澶州,宋军射杀辽军主帅萧挞凛,战场形势已占优,宋真宗却因怯懦选择妥协,每年向辽支付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的"岁币"。这份"城下之盟"在士大夫眼中是奇耻大辱,更谈不上"功高"。 "夷服"与"国安"更无从谈起。当时辽国与北宋对峙,西夏也渐成威胁,边疆从未真正安宁。 国内虽无大规模战乱,却也谈不上百姓安乐。至于"瑞至",本是上天垂青的自然征兆,宋真宗登基后多年。都无任何祥瑞记载。六个条件中,他竟无一条达标,完全不具备封禅资格。 这场闹剧的导火索,是宋真宗的心理创伤。澶渊之盟后,他总觉得自己在史书上,会留下怯懦之名。 宰相王钦若看透他的心思,污蔑澶渊之盟是耻辱,献策称唯有封禅能"镇服四海,夸示外国",正中宋真宗下怀。两人一拍即合,泰山封禅计划就此启动。 1008年正月初三,汴京承天门突然出现一卷两丈多长的黄帛。宋真宗立刻宣称这是"天书",称梦中神人早已告知天降祥瑞,书中明确要求举行封禅大典。 群臣心知肚明是假的,却无人敢揭穿。连德高望重的宰相王旦,在收到皇帝赐的一壶珍珠后,也选择沉默。 "天书"成了开端,各地纷纷跟风。泰山上报"涌醴泉",黄河称"现苍龙",宫殿里长出"灵芝",宋朝陷入"祥瑞"竞赛的狂欢。 当年十月,宋真宗率领绵延数十里的仪仗队,前往泰山。这场持续四十七天的行程,极尽奢华,沿途征调数万民夫修路建行宫,仅运一根祭天用的巨型木材。就动用数千人。所经州县必须供应海量物资,国库白银如流水般消耗。 泰山之巅的封禅仪式按古礼进行,宋真宗身着华服诵读祭文,刻意营造庄严肃穆的氛围。可这场本应与天对话的盛典,全程充斥着表演痕迹,与其说是祭天,不如说是做秀。 这场闹剧,彻底耗尽了封禅的神圣性。此前的封禅者虽各有瑕疵,却都有实打实的功业支撑,而他用造假换来的"荣耀",让这项千年盛典沦为笑柄。《宋史》怒斥"一国君臣如病狂然",精准点出宋真宗封禅的本质。 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干脆[大金牙]直接下诏废封禅,仅留常规祭祀。康熙、乾隆虽多次南巡登泰山,却都拒绝封禅,显然不屑与宋真宗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