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中方拒绝与荷兰官方就安世事件开展磋商,导致荷兰把控下的安世总部难以保障欧洲车企芯

中方拒绝与荷兰官方就安世事件开展磋商,导致荷兰把控下的安世总部难以保障欧洲车企芯片供应,法国总统直接呼吁欧盟对中国实施“最严厉制裁”。 9月下旬,荷兰政府突然对一家知名半导体公司下手,他们口头上说是为了“国家安全”,但明眼人都知道,美国最新出台的“穿透管制”规定才是根源。 被推到风口的,就是安世半导体,这家公司原本属于飞利浦,后来被中国闻泰科技花了大价钱收购,并购完成后,安世业绩一路攀升,逐步成为全球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重要玩家,订单和客户不断增加。 荷兰政府这次行动非常快,他们把法院、监管机构都调动起来,先是冻结了闻泰科技对安世的资产,暂停、解除中国籍高管的职位,还把关键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 但事情到了中国这边就完全变了样,安世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并没有服从所谓“总部指令”。 当地管理层宣布继续按照原有机制运作,高层人员不更换,业务流程不调整,甚至马上启用了独立的信息系统,让总部的权限无法进入。 也就是说,荷兰总部在纸面上有权,但在真实的工厂大门前,指令被彻底挡住,法律条文在实体运营面前,根本插不上手,控制公司不是看股权登记,而是看谁能让机器继续运转。 真正的较量随即转移到生产线,10月,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安世中国工厂特定芯片实施出口管制,这一步直接命中欧洲产业肺部。 安世半导体全球市场份额约40%,其中东莞工厂承担了全球七成左右的封装测试产能,这里生产的车规级晶体管和二极管,是欧洲汽车工厂每天都必须要用的基础零件。 大众、宝马、奔驰这些车企的主要一级供应商,都依赖这里的芯片,一旦断供,生产车灯、刹车系统、安全气囊的零件就没办法正常运转。 就算现在找到新供应商,等合格那一天,生产线都落灰了,大众成立了应急小组,奔驰也在内部开会讨论,但短期内都找不到替代方案。 就在欧洲陷入焦虑的同时,安世中国改变了交易流程,中国工厂通知欧洲客户:以后不能通过荷兰总部下单,必须直接和中国实体谈,并重新签协议,而且必须使用人民币结算。 重新开户、修改系统、重做流程,各种手续让欧洲企业头疼,但他们根本没资格抱怨,因为生产线停一天就是巨额亏损,多拖一天就可能导致供应体系崩塌,最终,他们只能主动配合。 这件事很快超越企业层面,引发欧盟内部的政治分歧,法国总统马克龙立场强硬,甚至叫嚷要“对中国实施最严厉制裁”,但法国汽车产业对安世依赖较小,说得越硬,损失越少。 德国态度明显复杂,德国汽车业是欧洲经济核心,他们不愿意为了荷兰的单方面行动,牺牲整个产业链,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也担心如果冲突升级,本国出口会遭殃。 现实暴露出一个事实:口头上的“供应链安全”说得再响,也挡不住实体生产的集中化,荷兰出手夺权,不但没“去风险”,反而把欧洲整个汽车行业推上了危险边缘。 随着损失扩大,荷兰方面态度开始变软,试图寻求谈判,资本市场、企业、工会都在施压,不想继续硬撑,因为大家终于意识到:全球化供应链是互相依赖的,一方突然抽刀,谁也给不了自己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