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川科技成立于2012年3月15日,于2022年10月1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江苏省昆山市。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深耕功能性器件,产品涵盖电池类、结构类、光电类三大类功能件。
可川科技主要从事功能性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涉及OLED、智能手机、消费电子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68,净利润行业第58
2025年三季度,可川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66亿元,在行业88家公司中排名第68,远低于行业第一名工业富联的6039.31亿元和第二名立讯精密的2209.15亿元,行业平均数为154.93亿元,中位数为14.15亿元。主营业务构成中,电池类功能性器件3.04亿元占比72.56%,结构类功能性器件9406.95万元占比22.42%,光学类功能性器件2023.48万元占比4.82%,其他(补充)80.69万元占比0.19%。当期净利润为2427.9万元,行业排名第58,行业第一名工业富联为225.22亿元,第二名立讯精密为127.28亿元,行业平均数为6.35亿元,中位数为5475.81万元。
资产负债率低于同业平均,毛利率低于同业平均
偿债能力方面,2025年三季度可川科技资产负债率为35.72%,高于去年同期的29.28%,但低于行业平均的44.84%,表明公司偿债能力相对较好。从盈利能力看,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17.05%,低于去年同期的19.95%,也低于行业平均的19.47%,显示公司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董事长朱春华薪酬163.67万元,同比减少9.88万元
可川科技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施惠庆、朱春华。董事长朱春华,1979年5月出生,大专学历,历任金华盛纸业生产技术员等职,现任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2024年薪酬163.67万,较2023年的173.55万减少9.88万。总裁施惠庆,1980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历任苏州工业园区艾思科技业务员等职,现任公司董事、总裁,2024年薪酬162.47万,较2023年的172.35万减少9.88万。
A股股东户数较上期增加40.11%
截至2025年9月30日,可川科技A股股东户数为1.51万,较上期增加40.11%;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3747.49,较上期减少28.63%。此外,截止2025年9月30日,国泰聚信价值优势灵活配置混合A(000362)、国泰兴泽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A(012173)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天风证券指出,可川科技3C+汽车功能件双轮驱动,复合铝箔+光模块开辟新增长曲线。业务亮点有:1.功能性器件方面,新能源与3C周期共振,主业有望迎来拐点;2.复合铝箔业务望迎0-1机遇,公司已完成头部客户验证,2025年拟发行可转债5亿元扩产,预计26-28年实现可观收入和净利润;3.光互联业务,AI时代核心算力硬件,可川光子已具备全链能力,预计25-27年光模块业务形成收入且毛利率可观。预计公司25-27年收入有望达到10.9/18.0/21.8亿元,归母净利润有望达到0.78/2.82/4.05亿元,目标价格约42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上海证券指出,可川科技打造光模块全链条制造能力,规模化生产开启。业务亮点有:1.可川光子通过“晶圆级检测技术”破解量产良率瓶颈,构筑技术壁垒,降低成本,优化功耗且毛利率预期高;2.聚焦高速光模块、半导体核心器件,覆盖全链条制造,800G硅光模块计划2025年四季度量产;3.产能密集落地,“功能性元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预计2025年逐步投产,满产后年产值达10亿元;4.母公司客户资源丰富,助力光模块业务加速渗透。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为11.30/15.29/18.9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65/2.54/3.1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图:可川科技营收及增速

图:可川科技净利润及增速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财汇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