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什么是真正的聪明?乔布斯给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想象你站在一座城市的80层高楼

什么是真正的聪明?

乔布斯给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想象你站在一座城市的80层高楼上,俯瞰整个都市。

当别人还在街头巷尾研究那些复杂的地图,试图搞清楚从A点到B点的路线时,你已经能够一眼看穿整个城市的脉络。

哪里有捷径,哪里有陷阱,哪些路径最高效,一目了然。

这就是聪明的第一层含义,俯瞰全局的能力。

在商业世界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当所有手机厂商都在拼参数、拼价格的时候,乔布斯看到的是用户体验的整体生态;当电商行业都在争夺流量的时候,贝佐斯看到的是云计算的巨大潜力。

但仅仅有宏观视野还不够,乔布斯提到了聪明的第二个要素:记忆力。

不过这里的记忆力,不是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将不同领域的知识、经验、感悟存储起来,在关键时刻能够调取并产生化学反应的能力。

这就引出了乔布斯理论中最核心的观点:如果你想要创新,你就不能像其他人一样拥有同样的经历。

道理很简单,如果大家都走过同样的路,看过同样的风景,读过同样的书,那么面对同一个问题时,得出的解决方案自然也会大同小异。

那创新从何而来?

乔布斯的建议听起来有些离经叛道:去巴黎当几年诗人,或者去第三世界国家体验生活,尝试一些常人不敢尝试的东西。

比尔·盖茨从哈佛辍学创办微软,扎克伯格也是哈佛辍学创立Facebook,马斯克在南非长大,后来移居美国,这种跨文化的成长经历让他能够以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

乔布斯本人更是如此,从大学辍学到印度求道,从嬉皮士文化到禅宗哲学,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经历,最终都融入到了苹果产品的设计理念中。

但社会给聪明孩子铺设的道路往往只有一条:好高中、好大学、好工作。

这条路径看起来安全可靠,但问题在于,它培养出来的往往是优秀的执行者,而不是突破性的创新者。

乔布斯还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认知转变:从被动适应世界到主动改造世界。

很多人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世界是既定的,自己能做的就是在这个既定的框架内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

这种想法的根源在于,我们总是高估了那些运营世界的人的能力。

但当你真正接触到这些所谓的精英时,会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他们和普通人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他们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更好的判断力,但从根本上来说,他们也是普通人。

这个认知的转变至关重要,一旦你意识到世界是可以被改变的,而改变世界的人也是普通人,你就会开始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做点什么。

乔布斯最后提到了一个深层次的哲学问题:我们都在从这个巨大的社会资源池中获取营养,那么我们是否也应该为这个池子贡献一些什么?

它揭示了创新者的一个重要动机:不仅仅是为了个人成功,更是为了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

我们每天使用的语言是前人创造的,我们依赖的数学体系是历代数学家完善的,我们享用的食物是农民种植的,我们穿的衣服是工人制造的。

在这个巨大的协作网络中,每个人都是受益者,同时也应该是贡献者。

对于乔布斯来说,最让人兴奋的事情就是能够往这个池子里放回一些东西。

iPhone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iPad开创了平板电脑市场,这些创新不仅让苹果获得了商业成功,更重要的是,它们推动了整个科技行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聪明不是一个静态的属性,而是一种动态的能力,它包含了记忆、洞察、连接、创新等多个维度。

更重要的是,它需要勇气,勇气去走一条不同寻常的路,勇气去相信世界可以被改变,勇气去承担改变世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