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最近一直关注的YouTube博主Silicon Valley Girl发布了一期

最近一直关注的YouTube博主Silicon Valley Girl发布了一期solo节目,讲述了自己是怎么从一个莫斯科单间公寓走出来的移民女孩做到YouTube百万粉丝头部博主。

她本名叫Marina,去年她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拒绝了两个包商务舱机票加五星酒店的演讲邀请。

而这个决定几乎违背了她过去二十年的生存本能。

然而,就在她开始频繁说不之后的8个月里,她的年收入翻了一倍。

Marina的故事要从一个拥挤的莫斯科公寓说起,她那个时候会和好几户家庭共享一个单间,而那种童年经历会在一个人身上烙下深刻的印记,让她觉得自己没有资格拒绝任何机会。

来到硅谷以后,她做了好几年的斜杠青年,YouTube频道、播客节目、语言教学、健康零食创业,她的日程表塞得满满当当。

在外人看来,这就是硅谷奋斗叙事的标准模板,勤奋、多元、什么都要试一试。

但去年的某一天,她突然问了自己一个问题:Marina,你在做这么多项目,哪一个真正给你带来了最大价值?如果你只专注一件事,一年后会发生什么?

她选择了播客访谈,也就是Silicon Valley Girl这个频道,一个专门采访科技创业者的深度对话节目。

这个决定看起来简单,执行起来却需要勇气,因为这意味着要对其他所有看起来不错的机会说不。

但8个月后,她拿到了顶级嘉宾的访谈机会,Instagram完成品牌重塑,签下了优秀的经纪人。

最关键的是,她收入翻倍了。

Marina现在会拒绝免费的商务舱、异国的演讲邀请、看起来很光鲜的行业活动,这在两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在两年前,她只要有免费旅行就会去,有免费的演讲就去讲。

但她渐渐发现,一次三四天的出差会毁掉整整一周的工作节奏。飞行、倒时差、身体疲劳,这些隐性成本从来不会出现在邀请函上。

更重要的是,这些忙碌掩盖了一个核心问题,你到底在为什么而忙?

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每次被打断后,人平均需要23分钟才能重新进入深度工作状态。如果你每天被几十条通知打断,深度工作基本就是个奢侈品了。

Marina开始使用一些物理方法对抗这种虚假的紧迫感,比如她买了一个叫bandelier的手机挂带,让拿手机变得更费劲;她还装了一个叫One Sec的App,每次打开Instagram都会问你,你真的需要现在刷吗?

这些看起来很蠢的小技巧,本质上是在对抗现代生活最大的陷阱,让忙碌感代替了生产力。

Marina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原则,她希望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能配得上硅谷女孩这个品牌。

她执行起来也非常具体,比如如果要参加活动,她会和造型师商量穿什么。如果要做视频,她会确保讲的是真实的故事。如果要发短视频,她会确保这个内容值得观众的注意力。

她也会对AI工具说不,作为一个科技博主,他们团队也试过用自动化工具剪辑短视频,从概念上来看很酷,也确实节省了不少时间。

但结果是,这些自动剪辑的视频播放量远低于预期,人工剪辑的效果还是要更好。

所以他们停掉了这个自动化流程。Marina的想法是,保持尝试,但不要为了自动化而牺牲质量。

但对于Marina来说,说no最大的障碍不是技巧,而是心理关卡。

她从小就习惯了讨好别人,怕冲突、怕别人说闲话,批评会深深刺痛她,虽然现在好一些了,但这仍然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

所以,她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主动去被拒绝。

她开始给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发邮请,结果当然是收到一堆no,有人说日程排满了,有人重新安排了三次最后还是没空。

但这些拒绝反而给了她力量,她开始想,如果那些大人物可以说no,我为什么不能对不想做的事情说no呢?

早期的Marina几乎什么合作都接,有人出1万美元,她说好,有人出5000美元,她想,我怎么能拒绝5000美元呢?

但有一次,她遇到了一个规模比她小很多的创作者,那个博主的粉丝量只有她的二十分之一,但对自己的时间价值有着清晰的认知。

这让Marina意识到,她一直在把自己的精力分散到各个方向,仅仅因为她不敢对钱说no。

于是在过去几个月里,他们拒绝了很多小单子。刚开始收入确实下降了,她还在担心怎么付团队工资,怎么保持现金流。

但很快,因为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他们能够服务预算更大的品牌,提供更多内容。

这个故事也印证了一个商业逻辑,你的时间总量是固定的,做小单子的机会成本是失去大单子。

当你拒绝了100个小机会,你才有能力抓住那一个大机会。

Marina见过太多创作者因为追热点而迷失自己,有人做实体产品火了,有人采访名人火了,有人每天发内容火了。

但她渐渐明白了一件事,那些路径不是为她准备的:她喜欢采访科技创业者,不喜欢追逐明星。

她可以欣赏别人的作品,但不需要复制别人的模式。

经济学里有一个概念,机会成本。每一个yes的背后,都是对无数个可能性的放弃。

但Marina证明了一件事: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专注本身就是竞争力。

这并不是一篇关于拒绝的文章,而是一篇关于选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