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如果美国用上百架无人机攻击055,那055能生存下来么?就这么说吧,只要055的近防炮还在,无人机近战攻击就是找死。 说起055型驱逐舰这家伙,在海军圈子里头,谁不知道它是咱们中国海军的当家花旦。排水量一万多吨,112个垂直发射单元,各种导弹一应俱全,简直就是海上移动堡垒。问题是,现在无人机这玩意儿越来越火,尤其是美军那边老想着搞“蜂群战术”,上百架小飞机嗡嗡嗡地扑过来,055真能顶住?很多人一想就觉得悬,尤其是那些廉价无人机,成本低,数量多,专治各种不服。可实际情况呢?别慌,055的防御体系不是吃素的,从远到近,一层层卡死你,让那些无人机从一开始就没戏。 先说探测这关。055上头的雷达系统可不是摆设,主雷达是346A型有源相控阵,S波段的,探测距离能到几百公里,精度高到能锁定高尔夫球大小的目标。 无人机再小,也比高尔夫球大多了吧?美军那些MQ-9或者更小的察打一体机,在三百公里外就暴露了。别以为隐身就能蒙混过关,055还配了米波雷达,这东西专治隐身货,波长长,穿透力强,隐身涂层对它基本无效。结果呢?无人机还没集结好队形,就被盯得死死的,飞行路径、速度、编队方式,全在055的监控下。预警机或者卫星链路再牛,也挡不住这种源头卡位,突袭?门都没有。 当然,单纯靠眼睛看还不够,电子战才是真刀真枪的杀手锏。055的综合射频系统整合了雷达、通信、干扰一堆功能,能同时对几十上百个目标下手。 想象一下,那些无人机靠GPS导航、卫星通信活着,一干扰信号下去,链路就断了。变成瞎飞的苍蝇,要么偏航掉头,要么直接坠海。美军模拟里头,强电子干扰能让80%以上的无人机失能,啥弹药都不用费,就靠电磁波就把它们收拾了。 055这系统不光干扰,还能伪造信号,篡改导航数据,让无人机以为目标在东边,结果飞到南海上头去。成本低到忽略不计,对付廉价蜂群,简直是降维打击。美军自己也承认,电子战是未来海战的钥匙,055在这块儿已经玩得挺溜了。 万一有漏网之鱼呢?靠近了怎么办?这时候近防炮就该上场了。标题里头说“只要近防炮还在,无人机近战攻击就是找死”,一点不夸张。055装的1130型近防炮,11管30毫米加特林,射速每分钟11000发,弹幕密度高到吓人。 设计初衷是拦截马赫级反舰导弹,那些玩意儿速度两三倍音速,近防炮都能打下来,无人机才两百米每秒,慢吞吞的跟靶子似的。有效射程两公里,发现目标到开火,时间就十秒钟,这十秒内能吐出一千多发炮弹,路径上全是钢铁墙。备弹量也足,够多波次打。陆盾-3000这炮在陆上测试过,对付无人机集群,一分钟内清场。 海上也一样,055的火控系统联动雷达,自动跟踪,多目标齐打,上百架冲过来?逐个点名,一个不落。美军伯克级用的是海拉姆导弹加20毫米炮,射速没这么猛,面对饱和攻击容易卡壳,055这配置,近距肉搏稳赢。 你可能会问,美军无人机升级了呢?比如加抗干扰模块,或者更小的隐身版?055也不是静态的。它的三大系统——雷达、电子战、近防炮——是层层嵌套,协同作战。远距预警,中距干扰,近距拦截,全链条覆盖。 就算单项被突破,也得同时过三关,概率低到爆。加上055通常不单干,航母编队里头,有预警机、052D护卫舰分担压力,外层拦截早早清场。模拟战例里头,一艘055带无人机和无人艇,就能干翻八艘伯克级。 这不是吹牛,是中国科研团队的推演,靠“杀伤网”概念,成本低效高。美军那边也愁,自己的蜂群战术遇上这种防御,容易变成自杀。 再深挖点,055的生存力不光靠硬件,软件和战术也关键。中国海军这些年推智能化,055能指挥周边无人平台,形成分布式防御。像2025年那次演习,055操控12艘无人艇、4架直升机、2个无人机群,半径500公里全覆盖。 无人机攻击?反过来用自己的无人机群顶上去,察打一体,早早消耗敌方数量。美军在红海遇上胡塞武装的廉价无人机,就吃过亏,舰艇忙着拦截,弹药飞耗。055的垂直发射多,红旗-9B防空导弹射程远,外围就能点杀大半,留给近防的就剩零星几个。 当然,海战这事儿,没绝对。美军如果真上百架高端货,带电磁防护、AI自主导航,055也得费劲。但从公开数据看,当前技术下,055的胜算大。它的综合射频系统不光防,还能反制,干扰敌方指挥链。 想想台海或者南海这种热点,美军想用无人机骚扰,055编队一出,防御网拉开,风险高回报低。韩国那边的超空泡鱼雷概念战例,瞄准055,但那是模型,实战距离远着呢。 中国海军不光造船,还在练兵,055服役五六年,南海巡航常态化,实战经验积累快。 总的来说,上百架无人机攻击055,听着吓人,实际055能扛住,甚至反杀。雷达先盯死,电子战乱阵脚,近防炮收尾,三板斧下去,蜂群变废铁。这不光是技术堆砌,更是体系作战的体现。中国海军从跟跑到并跑,现在在某些领域领跑,055就是活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