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抛出惊人言论:“如果必须选边站,新加坡现在会选择美国;但

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抛出惊人言论:“如果必须选边站,新加坡现在会选择美国;但20年后,将会倾向中国!”这番直言不讳的预言,在瑞士银行的一场展望会议上引发满座美西方政商精英的深思。实际上,美国私募大佬苏世民早已预见,他说:“世界的未来在中国!” 说起新加坡这个小国在中美之间怎么走钢丝,杨荣文的这番话算是点破了很多人心里的那点事儿。杨荣文不是随便说说的,他当过新加坡的外交部长,从2004年到2011年,管过贸易工业部和卫生部,早年还从军当过准将,剑桥大学工程系毕业的,干过嘉里集团副主席,现在主要在学术圈和企业顾问那儿转悠。2024年7月1日,在瑞士银行的年中展望研讨会上,他面对一堆欧美投资大佬,直截了当抛出这个判断:新加坡不想选边,但真逼到墙角,现在得站美国那边,20年后大概率会往中国倾斜。这话一出,会场里那些华尔街高管和欧洲外交官估计都得琢磨琢磨,因为新加坡这地方,夹在南海边上,马六甲海峡的咽喉,经济命脉全靠平衡大国博弈才活得滋润。 先说说为什么现在新加坡还得靠美国,这事儿得从安全和经济两头掰扯清楚。安全上,新加坡国土就728平方公里,人口570万出头,周边是印尼、马来西亚这些穆斯林国家,战略纵深基本没有。李光耀时代就定调了“毒虾战略”,小虾米带刺儿,在大象堆里钻营。实际操作呢,美国海军和空军在新加坡有准入权,从1990年《美新谅解备忘录》开始,樟宜海军基地和巴耶利峇空军基地,美军轮换驻扎,装备训练全按美式来。2024年9月,美军还和新加坡空军搞联合演习,F-35战机从美国本土飞来驻训,新加坡空军第二大队就跟着学。这不是盟友关系,美国没把新加坡列正式盟友,但新加坡是美国在印太地区第二个最大的海外训练伙伴,差不多1000名新加坡军人常驻美国本土,练F-15、F-16这些美制飞机。 没了美国这层保护伞,新加坡海军巡逻马六甲海峡的补给线就容易出岔子,周边国家军力对比下,新加坡的“稚子抱金于市”的风险太高。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策摇摆大,关税战打得全球供应链乱套,但军事合作没松,新加坡2022年还续签了《美新全面防务合作协议》,让美军用新加坡港口补给,换来情报共享和联合反恐训练。这套体系让新加坡在南海摩擦中保持中立,东盟里它是最先制裁俄罗斯的那个,但军事上还是死死抱美国大腿。 经济上也一样,新加坡的命根子是金融和贸易枢纽,全球90%的交易用美元结算,美元霸权让它赚得盆满钵满。华尔街的规则,美国的SWIFT系统,新加坡的离岸金融中心全搭在美国这张网上。杨荣文在会上就直说,没有美国,就没今天这场会议的金融圈子。2023年,新加坡GDP超5000亿美元,人均6万多,港口吞吐量全球第二,全靠马六甲的油轮和集装箱。中国是最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超1000亿美元,连续15年第一,但美国是第三大,投资和技术转移上,美国企业像谷歌、苹果在新加坡设亚太总部,拉动高薪就业。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风暴,2024年4月又起波澜,波及电子和化工链条,新加坡企业像广达电脑和ST工程都得调整供应链,但美元的黏性太强,短期内甩不掉。RCEP生效后,东盟和中国贸易额超欧盟,但新加坡的FTA网络里,美国的《美新FTA》从2004年起就锁定了零关税制造业出口,帮它从纺织厂转型芯片和生物制药。 转到20年后为什么倾斜中国,这逻辑就得看全球力量的慢移。杨荣文不是空谈,他多次在牛津和哈佛的讲座里讲,多极世界来了,美国单干的日子过不去。中国经济体量2024年GDP超18万亿美元,占全球18%,东盟贸易伙伴第一,RCEP这个15国大协议,2022年生效后,新加坡对华出口增长4.4%,数字经济和绿色航运合作加码。中国不搞霸权输出,杨荣文在2024年12月的牛津对话中强调,中国是“好邻居”模式,互利共赢,不像美国动不动“赢者通吃”。 美国自己拆台,特朗普退群TPP、巴黎协定,2024年又推“印太经济框架”,但没中国,框架空架子。新加坡看在眼里,2024年总理黄循财访华,6月22到26日去北京,签了四份协议,人才培训、知识共享,还谈OTC债券安排,强调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湾独立。 10月25日,中国总理李强回访新加坡,两人签八项谅解备忘录,建绿色数字航运走廊,互免签证30天,贸易额目标冲刺更高。中国货船在新加坡港停靠,带走电子元件,带回原材料,这链条越缠越紧。 新加坡的平衡外交不是一天练成的,从李光耀开始,就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东盟里,它是唯一不搞军事联盟的,但2024年南海仲裁案后,还是在东盟峰会推“南海行为准则”,缓冲中美摩擦。党内人民行动党有安全优先的声音,但黄循财延续中立,增设非洲拉美使馆,分散依赖。技术上,推多语言支付系统,兼容支付宝和Visa,适应双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