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黑龙江的一名45岁货车司机贵州的服务区猝死,凌晨1点还在和自己的妻子打电话,没想

黑龙江的一名45岁货车司机贵州的服务区猝死,凌晨1点还在和自己的妻子打电话,没想到5点的时候就去世了,留下了妻子和还在上高三的女儿。司机的妻子称,这四个月他只回家过两次,生前曾和女儿约定好高考完就好好陪她。 红星新闻10月26号报道,10月18号那天,黑龙江货车司机于先生的生命,在贵州晴隆高速服务区停在了凌晨五点。 监控里,他那天凌晨上了自己的冷藏车后,就再也没下来过。   直到上午九点,远在老家的妻子谭女士发现不对劲,打了好几遍电话没人接,微信也没回复,心里一下子揪了起来。   谭女士赶紧找当初买货车的4S店帮忙,工作人员通过导航和货车GPS,很快定位到车子在晴隆服务区。   报警后没多久,警方就打来电话说找到了车,可当医护人员赶到时,于先生已经没有了呼吸,瞳孔放大,心电图显示的是一条直线。   参与抢救的邓医生后来证实,现场没有外伤,排除了刑事案件的可能,就是猝死。   于先生今年四十五岁,六月份才贷款买了这辆冷藏车,首付花了两万多,他跑货运才四个月,只回过两次家。   家里的情况不算宽裕,谭女士在学校食堂上班,女儿正读高三,马上要高考,家里的主要开销全靠他跑运输撑着。   出事前一天晚上十点,他装着一车水果从贵州出发,凌晨一点还跟谭女士通过电话,谁也没想到这会是最后一次联系。   这个消息传到货运圈里,不少货车司机都红了眼。   有个曾经跑过长途的网友说,他太懂这种苦了,贷款买了车就像背上了枷锁,不敢停也不敢歇,就怕贷还不上,家里的日子没法过。   还有人说,自己身边也有同行出过事,四十多岁的汉子,一天开十几个小时车,心梗晕倒在驾驶室里,万幸抢救了过来。   于先生的情况,其实是货车司机群体的的缩影,有数据说,大部分的长途司机每个月回家不到三天,孩子成了“车轮上的留守儿童”。   于先生答应过女儿,等她高考完就好好回家陪她,可这个承诺再也没法兑现了。   他这四个月跑了两万公里,平均下来每天要开一百多公里,月收入一万五到两万块,刚够还车贷和女儿的补习费。   为了多跑几单,连续开四五个小时车是常有的事,困了就在服务区眯十几分钟,根本不敢长时间休息。   更让人揪心的是,货车司机的身体早就被高强度的工作透支了。   密闭的驾驶室里,人更容易打瞌睡,可他们往往硬扛着,心里装的全是订单和家庭。   于先生的妻子说,丈夫身体一直挺好,没什么毛病,就是太累了,这句话戳中了多少劳动者的痛处。   大家都理解这份经济压力,上有老下有小,贷款要还,生活要顾,不拼命不行。   可再难也得记住,身体才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家里的顶梁柱,一旦倒下,整个家就塌了。   于先生走后,遗体在二十二号火化,爱心团队帮忙把货车和他的骨灰一起送回了黑龙江老家,谭女士和女儿还要慢慢处理后事,面对没有他的未来。   现在提起疲劳驾驶,很多人都有话说。   有人说交通法规里明明规定连续开四小时要休息二十分钟,可真执行起来太难了,货主催单催得紧,晚到了要罚款,谁愿意冒这个险。   也有人说,不是不知道累,是不敢停,停下来一天,房贷车贷孩子的学费就没着落。   于先生的事过去快十天了,他的货车应该已经停在了老家的院子里,可还有无数辆货车在公路上奔波。   那些车轮滚滚的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期盼,也是一个个疲惫的身影。   希望每个在路上的人,都能多给自己留一点休息的时间,别让生计压垮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