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调理,别让小脾胃拖了大后腿
很多慢性病患者常陷入一个误区:面对乏力、眩晕、失眠、慢性咳喘、心慌心悸等全身症状,总在追寻特效药,却对腹胀、没胃口、大便不规律等脾胃信号视而不见。他们觉得不过是消化不好,怎会和全身的慢病有关?
但中医早已点明,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全靠脾胃加工成气血,再输送到全身脏腑——心脏靠它供血才能跳动,肝脏靠它养才能解毒,肾脏靠它补才能代谢。
就像家里的能源站,脾胃一旦罢工或效率下降,全身器官都会因缺电而运转失灵。
慢病患者本就脏腑功能偏弱,若再放任脾胃问题不管,再好的药、再精心的调理,也会因吸收不了而打折扣。
明明在补营养,却越补越虚。根源往往是脾胃没力气把养分转化成身体需要的战斗力。
所以治疗慢病,别忘记先调脾胃。先把吃饭的本事养回来,让气血能正常生成、运转,身体才有足够的底气对抗疾病,其他症状也会随之慢慢改善。
脾胃虚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