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39年秋天,身处莫斯科的刘亚楼,从一位战友口中得知,自己在延安的妻子员凌漪改

1939年秋天,身处莫斯科的刘亚楼,从一位战友口中得知,自己在延安的妻子员凌漪改嫁给了别人,刘亚楼听后,犹如晴天霹雳,顿觉天塌地陷,自己在苏联也没多久,她在家里怎么就改嫁了呢?[无辜笑] 刘亚楼出生于1910年,福建武平一个贫苦农家,因生父无力抚养,他被送至同村铁匠刘德香家中,养父重视教育,虽家境不宽裕,仍坚持供他读书。   1929年19岁的刘亚楼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红军,他军事才能突出,从班长逐步晋升为师长,参与了中央苏区多次反“围剿”作战。   在长征中他参与了强渡乌江、夺取泸定桥等重要战斗,到达陕北后,刘亚楼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因表现优异留校任职,先后担任训练部长、教育长等职,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来自陕西的学员员凌漪。   两人于1937年结婚,婚后生活简朴但感情融洽,并育有一子,1939年初组织选派刘亚楼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这是当时苏联的最高军事学府,入选者均为重点培养对象。   临行前员凌漪已怀有身孕,夫妻二人依依话别,然而战争时期的通讯极其困难,从莫斯科寄往延安的信件常常延误甚至遗失,员凌漪长期未收到丈夫音讯,加之误传刘亚楼已牺牲,在得到组织同意后,她开始了新的生活。   得知消息的刘亚楼经历了短暂的痛苦与困惑,但他很快冷静下来,理性分析了当时的处境,战乱导致信息隔绝,妻子的选择实属无奈,也符合当时的组织程序,展现出宽广胸怀的他,不仅理解了这一决定,还去信祝福员凌漪的新生活。   此后刘亚楼将全部精力投入学习,以优异成绩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并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积累了宝贵的现代战争经验。   1945年回国后,他先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等要职,参与指挥了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1949年受命组建人民空军,在物资匮乏、经验不足的条件下,为新中国打造出一支初具规模的空中力量。   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在个人生活方面,1946年经人介绍,刘亚楼与中苏混血姑娘翟云英结婚,尽管两人年龄相差十七岁,但彼此扶持,共同生活近二十年。   1965年刘亚楼因病逝世,翟云英坚守承诺,用二十多年时间完成了丈夫嘱托的诸多家事,直至2021年在北京去世。   回顾这段往事,通讯阻隔造成的婚姻变故,是特殊年代许多革命者面临的现实困境,刘亚楼的处理方式,展现了超越个人情感的理性与包容,在信息瞬间可达的今天,这段历史或许能引发我们对距离、信任与时代命运的思考。 看了刘亚楼将军的这段往事,很多网友都感慨万千:   “那个年代真的太不容易了,通讯基本靠喊,误会就这样产生了,员凌漪估计也是以为丈夫牺牲了,为了生活才改嫁,都是时代的悲剧,说不上谁对谁错。”   “刘将军的胸怀真是没得说!自己受了那么大委屈,还能写信祝福前妻,这格局,活该他后来当空军司令!这才是真男人,以大局为重。”   “这事也反映出当时组织上对干部家属是有关怀的,在确认刘亚楼‘牺牲’后,批准员凌漪改嫁,也是给了她一条出路,很有人情味了。”   “最可怜的还是孩子,那么小家庭就变故了,不过好在后来刘将军又有了新的家庭,翟云英也陪伴了他后半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现在的人可能很难理解这种选择了,一个微信视频就能解决的事,当年却阴差阳错改变了几个人的人生轨迹,所以我们真得珍惜现在的和平与便利。”   如果您身处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长期得不到配偶任何音讯的情况下,您会如何选择?   官方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上的人物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