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23岁女医护刘亚玲以请假回家探亲为由,偷偷跑到老山前线救治伤员战士,探亲假快到期时,她却给医院写信说不回去了,医院以党性要求她回去,谁料刘亚玲却说:“哪怕开除我的党籍,我也不坚决回去,除非抬我尸体回去!”[无辜笑] 从第四军医大学护校毕业后,刘亚玲放弃了进入北京301医院的机会,主动选择分配到云南边防67医院,在这里她每天面对从前线转运下来的重伤员,很多人带着严重的穿刺伤、刀伤,因感染而持续高烧。 由于后方医疗条件有限,部分伤员得不到及时处理,伤势一再恶化,这段经历让她确信,最急需医疗力量的地方不是后方,而是前沿阵地。 她先后七次向医院提交申请,要求调往一线救护所,但申请每次都因“女性不宜上前线”的理由被拒绝,多次沟通无果后,1986年4月刘亚玲利用探亲假独自赶往战区,进入营救护所。 前线猫耳洞闷热潮湿,蚊虫密布,她迅速投入抢救,清洗伤口、包扎止血,物资极其匮乏,连纱布和棉球都要亲手折叠备用,战士们称她为“猫耳洞里的南丁格尔”,她的坚守成为阵地上一道温暖的光。 探亲假即将结束,医院连续发函催促,甚至派专人前来劝说,但刘亚玲态度坚决,表示除非负伤被抬回去,否则绝不撤离。 在部队协调下,她在前线滞留两个月后才返回原单位,虽然院方曾考虑处分,但上级并未批准,还肯定了她的贡献。 此后她又五次奔赴前线,其中三次仍属“擅自行动”,她参与四次阵前出击和三次拔点战斗,共救治伤员130多名。 一次战斗中,战士徐良腿部动脉破裂,她跪在担架下一手托举输液袋,一手护住伤员,在炮火中穿越堑壕,为抢救争取了关键时间。 她自己也曾被弹片击中,却悄悄自行处理,直到感染高烧才被送下火线,因战地表现英勇,刘亚玲于1987年荣立一等功。 战后她返回母校深造,成为西京医院烧伤科医生,就在事业稳定之时,2005年她再次做出令人意外的选择,辞职返回陕西农村老家办医院。 她拿出全部积蓄,又四处借款,筹建长安丰京医院,这家小医院只有20张床位,却设有内科、外科和手术室,刘亚玲坚持“用最合适的药,花最少的钱”,经常为困难患者垫付药费,对退伍军人一律免费。 行医十几年,她接诊数万人,从未发生医患纠纷,2013年她当选央视“最美乡村医生”,从战场到乡村,她始终出现在最需要她的地方,医院墙上挂着一块患者赠送的匾额:“老山前线一女神,战时忧国今忧民”,有人问她为什么总选最难的路,她的回答始终简单:“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看到刘亚玲的故事,心里真是百感交集: “这才是真正的偶像,比现在的明星值得追一百倍!” “那个年代的人思想真纯粹,为了心中的信念可以不顾一切,向老前辈致敬!” “看得我眼泪汪汪,猫耳洞条件得多苦啊,一个姑娘家就这么坚持下来了,太不容易了。” “用探亲假上前线,这操作太刚了!虽然有纪律问题,但事急从权,救了多少战士的命啊!” “战后回乡开医院,这才是真正的不忘初心,一辈子都在践行南丁格尔誓言。” 刘亚玲的故事最打动你的是哪一个瞬间,是她毅然奔赴前线的勇气,是战场上舍生忘死的坚守,还是功成后返回乡村的选择? 官方信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官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