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一个中国女人回国过海关时突然被人拦住,工作人员一把翻开她的行李,掏出一沓美元,她忙说:“这6800美元,给你们。”工作人员没理她,眼睛却盯上了2个小药瓶,女子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无辜笑] 林兰英1918年出生于福建莆田,童年时为了争取读书机会,她曾把自己关在房里绝食三天,最终说服家人同意她上学,在那个女子读书尚属罕见的年代,她凭借优异成绩考入福建协和大学物理系,并因表现优异留校任教。 1948年赴美留学后,林兰英毅然从数学专业转向国内急需的固体物理研究,1955年她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建校以来首位中国籍博士,也是该校第一位女博士。 毕业后她进入索菲尼亚公司,成功攻克硅单晶制备难题,获得两项专利,年薪高达一万美元,尽管在美国事业有成、生活优渥,林兰英回国的决心却从未动摇。 1956年她以母亲病重为由申请回国,面对美方的多方挽留和阻挠,她通过印度驻美使馆辗转办理手续,并冒险将500克锗单晶和100克硅单晶巧妙伪装成普通药品,最终成功通过海关检查。 回国后林兰英将全部珍贵材料无偿捐赠给中科院,当时国内实验室条件极其简陋,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工作间和两台旧炉子。 外国专家曾预测中国至少需要十年才能研制出单晶材料,但林兰英带领团队在1957年就成功拉制出中国第一根锗单晶,次年又研制出硅单晶,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夏季的实验室温度极高,林兰英经常热出满身痱子仍坚持工作,为等待硅熔体停止沸腾,她和团队曾连续24小时守在炉旁。 1961年她研制的硅外延材料为第一颗原子弹的制造提供了关键支持,1962年她利用国产设备拉制出无位错硅单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行列。 林兰英一生未婚,将全部精力奉献给科研事业。她四次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0年当选院士,培养出包括两位院士在内的大批专业人才。 69岁高龄时她仍积极参与太空砷化镓单晶研究,80岁获奖时她表示还想再工作十年,即使在接受肺切除手术前,她仍叮嘱医生让她多活十年,因为“还有事要干”。 2003年这位科学巨匠与世长辞,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到国之重器卫星导弹,其核心技术都绕不开她开创的半导体材料研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为祖国科研事业奉献一生的先驱,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网友们敬佩不已: “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放弃了美国那么好的待遇,冒着坐牢的风险回来报效祖国,现在有几个能做到?” “看哭了,尤其是她说‘还有事要干’那里。老一辈科学家真的是用生命在做科研,致敬!” “说实话,之前真不知道林兰英这个名字,感谢科普,她的贡献太大了,半导体是现在所有高科技的基础啊。” “6800美元全被没收了,每月工资207块,还把自己带回来的无价之宝全捐了,这种奉献精神,无法用语言形容。” “两个小药瓶,改变了中国半导体的命运,这个故事比任何电影都精彩,建议拍成纪录片让更多人知道。” “终身未婚,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我们现在能享受这么便捷的电子产品,不能忘了这些奠基人。” “关键人家在美国已经是顶级的专家了,毅然选择回来从零开始,这种爱国选择,令人动容。” “希望历史书里能多写写这些真正的民族脊梁,而不是整天娱乐八卦。” 在林先生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近乎纯粹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在当今时代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官方信源: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