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民日报了!10月20日浙江一男子开车回家,前方公交不停踩刹车,他起初以为对方故意别车!可当他看到路边的老奶奶时,瞬间就释然了,原来,前方就要到站了,而老奶奶走得缓,公交司机为了让老奶奶上车,故意刹车,全程没按喇叭,只是静静跟着,最终老奶奶成功上车,网友:生活的光,藏在这份温柔里![无辜笑] 一辆公交车在狭窄的乡镇道路上缓慢行驶,不时亮起刹车灯,这个举动让后方私家车司机感到困惑,他几次尝试变道超车,都因道路狭窄未能成功。 当私家车终于靠近右侧车道时,司机看到了原因:一位老人正颤巍巍地走向不远处的公交站台。 公交车始终与老人保持着一米左右的距离,以比步行还慢的速度静静跟随,没有鸣笛,也没有任何催促。 后车司机原本以为前车连续三次刹车是故意别车,直到看见老人蹒跚的背影,才恍然大悟。 他收起急躁,也放慢车速,加入了守护的行列,这一分多钟的等待里,公交车一直缓缓尾随。 直到老人终于挪到站台的水泥台阶边,车辆才平稳靠站,让老人安全上车。 在偏远乡镇,公交班次间隔有时长达数小时,对老年人来说,这趟车可能是他们去医院、赶集或探望子女的重要依靠,错过一班,就意味着漫长的等待。 这位司机的做法显得尤为周到,他没有提前进站,而是默默跟在老人身后,这样既不会让老人因被等待而紧张,又能确保她不会错过这班车。 如今不少城乡公交线路都在推广“适老化”服务,而这位司机的行为正是对这一理念的最佳诠释——真正的服务不是机械执行规定,而是能体察他人实际困难,并用行动给予帮助。 许多网友被这份不动声色的善良所打动: “司机师傅的素质真的高,他不是简单地完成任务,而是真正把乘客放在了心上。” “这才是真正的服务精神,比那些冷冰冰的规章制度更有温度,善良是装不出来的,细节见人品。” “我们这的公交司机确实很多都这样,特别是对老人特别有耐心,经常会等一等。” “我在温州也遇到过,下大雨,我抱着孩子跑向站台,司机不但没关门,还特意多等了一会儿,当时真的特别感激。” “对于乡镇老人来说,错过一班车可能大半天就耽误了,司机这短短的等待,对老人就是天大的方便。” “希望我们这里的公交司机也能学一学,有时候看到老人跑,车还是开走了,看着挺难受的。” 您是否也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让你心头一暖的瞬间? 官方信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