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华大使馆的账号发布了一条令人匪夷所思的内容: “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特朗普总统正在维护美国主权,并带领我们的盟友共同抵制中国的经济胁迫。我们不寻求与中国脱钩,但我们不会允许一个指令与控制型经济体对美国发号施令。” 这一表态一出来,全球不少人都觉得迷惑,明明前几年发起贸易战的是美国,一纸高额关税砸下来,世界各地跟着受了打击。 无论是加税、限制中国企业,还是变着法子搞技术封锁,这些举动从来不是出口自中国,而是美方一意孤行闹出来的,美国打着“主权”旗号,频繁拿国家安全说事,把正常的贸易往来硬生生搞成了经济较量。 一朝形势不如己意,就转头喊中国“胁迫”,还要拉拢盟友一同施压,这到底是谁在主导谁,谁又在反制谁,答案一目了然。 看到美方这样持久鼓吹所谓“经济胁迫”,不少人心里是有数的,美国表面上讲“不脱钩”,却实则一边推“去风险”,一边逼着跨国企业重新洗牌,供应链重组成家常便饭。 很多企业面临压力,不得不把生产和市场转移,全球产业链人挪活,一环掉链全盘受波及,结果就是生产成本抬高,老百姓买单。 至于美国招呼盟友组团一起上阵,这招用得不是一天两天,本来贸易是你情我愿的大事,一旦听令于单边规则,就等于放弃自己的利益。 可美国的策略很简单,谁不买账就用各类手段敲打,强拉硬推下,欧洲、日本这些老伙计也只能跟着勉强表态,可从现实效果来看,合作被人为切割,经济活力锐减,反倒给了中国进一步深化开放和自我革新的机会。 再看中国,不管外部怎么出招,始终坚持开放路线,中国不仅牢牢守住了世贸规则,还通过“一带一路”等多边框架,主动拉动全球经济发展。每一次美方用高压手段应对时,中国都用实际行动稳住局势,没有被挑衅乱了方寸,反而继续获取信任。 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看清了形势,主动选择和中国合作,想要分享发展红利,当美国忙着建小圈子搞壁垒,中国早就变成了世界市场的稳定源头。 自诩秩序守护者的美国,实际上推翻自己订的规则,只要觉得不合自己的利益,立马另起炉灶,这种做法很难说有普遍公信力;一系列单边动作,更暴露了其霸道和焦虑。 把责任推到中国头上,不改初心做法,只是想延缓中国发展步伐,但世界潮流不是谁一句话能逆转的。 现实已经说明,单靠强权和伪善叙事的美国,拦不住中国的发展,也留不住真正的伙伴,打开合作大门、推动开放共赢,这才是得人心的路。 美国官员发布这些言论,不过是政治操弄,为自己打压中国找依据。
评论列表